[发明专利]阴极电沉积涂料用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94111495.3 | 申请日: | 1994-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9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隽;刘耀奎;李景福;王亚珍;畅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2 | 分类号: | C09D175/12;C09D5/4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淑勤 |
| 地址: | 213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沉积 涂料 树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阴极电沉积涂料用的环氧胺-多胺-封闭异氰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由(1)胺化程度为20~70%的环氧胺加成物45~55(重量百分数),(2)用酮类封闭的多胺(固体分90±2%)10~20(重量百分数),(3)用带活泼氢的化合物封闭的异氰酸酯三种组分的加合物及(4)有机酸中和剂1.5~2.5(重量百分数)和(5)醇醚类有机溶剂5~9(重量百分数)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组分1是根据胺化程度确定的数量,将环氧树脂与胺化剂加热回流,使之胺化20~70%制成,其中使用的环氧树脂为不同品种的高分子量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其混合物;胺化剂为低分子量胺、醇胺、或者为上述两种胺的混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制备组分1所用胺化剂中的低分子量胺为二乙胺、三乙胺或三甲胺;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其特征在于,组分2是以酸为催化剂,用酮类和高分子聚酰胺类加热、回流、脱水制成。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树脂,其特征在于,制备组分2所用酮类为丙酮、丁酮、甲乙酮或甲基异丁基酮;聚酰胺为二聚酸的多胺化合物或三聚酸的多胺化合物;酸为无机酸。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组分3是在有机锡催化剂存在下,将异氰酸酯与封闭剂-带活泼氢的化合物加热,反应至游离异氰酸酯基≤2%制成。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树脂,其特征在于,制备组分3所用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封闭剂-带活泼氢的化合物为醇类、二元醇的单醇醚类、聚醚类或乙酰乙酸乙酯;有机催化剂为月桂酸二丁基锡。
8、按照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的配方量,将环氧胺加成物、多胺和封闭的异氰酸酯升温进行热拼,达到预定粘度3~5秒(格氏管粘度,25℃,树脂∶丁醇=6∶4)后,降温至80℃以下,加入有机酸中和剂和醇醚类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中所用有机酸中和剂为乳酸、甲酸、乙酸或磺酸;醇醚类有机溶剂为-缩二乙二醇、乙二醇乙醚、二甘醇单甲醚或二甘醇双丁醚。
10、按照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树脂供阴极电沉积涂料用,其特征在于,该涂料按如下配方(颜/基比>1.5)称取树脂(一部分)、颜料、填料和水,搅拌均匀后用三辊研磨至细度<30μm,再补加剩余量树脂和丁醇,用高速搅拌器搅均匀后,测定固体分并用蒸馏水调至固体分为70±2%,
A、铁红底漆配方
本发明树脂 60~65(重量百分数,下同)
氧化铁红 12~18
丁醇 1.0~2.5
瓷土 5~8
水 10~15
B、黑色半光漆
本发明树脂 80~90(重量百分数,下同)
炭黑 3.0~6.5
瓷土 5~8
钼铬红 1~3
丁醇 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未经化学工业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4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式坐标输入装置
- 下一篇:将连续浇注的坯料制成热轧带材或型材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