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钮电子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3246527.7 | 申请日: | 1993-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7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仁宝 |
| 主分类号: | H03K17/968 | 分类号: | H03K17/9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3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是用于大型电子游戏机控制键盘使用的无触点按钮式光电子开关。
现有的大型电子游戏机控制键盘开关是一种机械触点式微动开关。其靠金属动片机械联接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即开与关。这种开关装置的缺点是难以长期承受游戏者的频繁敲击。寿命短,灵敏可靠性低,经常出现开关控制失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钮电子开关,特别是用于大型电子游戏机控制键盘使用的,能在频繁敲击条件下长期灵敏可靠工作的光钮电子开关。
本实用新型光钮电子开关由按钮装置和光电开关电路装置两部分构成。按钮装置包括有键钮、键座、键钮复位弹簧、外壳及安装锁紧固定螺母构成。光电开关电路装置是由光控的开关电路构成。即是由光敏二极管与分压电阻串联构成三极管基极偏置电路构成的开关电路,和由发光二极管及其分压电阻构成的发光电路构成。其通过键钮被按动或者是放开时,键钮的位置移动,使发光二极管照向光敏二极管的光线被档住或者实现照射,使光敏二极管导通或截止,从而使三极管的基极电压改变,控制三极管处于导通或者是截止工作状态,实现该光钮电子开关装置的开/关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光钮电子开关由按钮装置和光电开光电路装置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光电开关电路装置由光敏二极管D2与分压电阻R2串联构成三极管Q基极偏置电路构成的开关电路,和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1及其分压电阻R1构成的发光电路构成。图中接线端8、9为电源接线端,7为三极管Q开/关控制端。接线端8接游戏机+5伏电源,9接游戏机公共“地”线;7接游戏机电脑板控制端,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1与电阻R1串联跨接于电源。+5伏电源通过电阻R1给发光二极管D1供电,发光红外光,如果键钮1没有被按下,那么,D1发出的红外光直接照在光敏二极管D2上,此时,D2受红外光照射呈低阻状态,+5伏电源经电阻R2加到三级管Q基极的电流被D2旁路,三极管Q截止,接线端7、9之间呈高阻态,这就是光电开关的关断状态;如果按下键钮1,那么D1发出的红外光就被键1的尾部挡住,照不到D2,此时,D2由于不受红外光照射呈高阻态,不影响三极管Q的其极电流,三极管Q导通,接线端7、9之间呈低阻态,即光电开关的导通状态。
如图2所示,按钮装置由键钮1、键座2、设置在键座2外环上的安装锁紧固定螺母4、键钮1的复位弹簧3、外壳6构成。键钮1及其复位弹簧3穿装在圆套结构的键座2内,键钮1的上端与键座2上端的止口端配合,限制键钮1的下行位置,键钮1的下端与键座2的下端面通过联接固定在键钮1下端的挡片进行配合,使键钮1不被其复位弹簧3推出脱离键座2,外壳6固定安装在键座2的下端上,并通过锁紧顶丝10给予进一步固定。光电开关电路装置设置安装在外壳6内,并使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二极管D2置于键钮1下端的两侧,按下键钮1时,键钮1的尾部下端只挡住D2发出的红外光,与光电开关电路装置的各个部件没有机械碰击。D1、D2、R1、R2、Q焊在电路板5上,并用胶将元件粘牢,以防受震动使元件引线断线或开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机械触点,其即灵敏又能在频繁敲击使用下长期可靠工作用,特别适用于大型电子游戏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仁宝,未经赵仁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6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