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式烟气计量仪无效
| 申请号: | 93237428.X | 申请日: | 1993-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程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环境保护局 |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士铭 |
| 地址: | 21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压式 烟气 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压式烟气计量仪,尤其是用于连续计量锅炉、窑炉以及工艺废气高温、高烟尘浓度并含一定湿度量和腐蚀性烟气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的差压式烟气计量仪。
传统的烟气流量监测是根据GB5468-91(锅炉烟气测试方法)和GB9079-88(工业窑炉烟气测试方法)测试烟气流量主要参数--烟气动压。国际上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采用标准皮托管,后因其测孔易堵塞而改用S型皮托管,在烟道内根据不同烟道直径规定的测点逐点分别测得的动、静压,然后求平均动压和静压,经公式计算出当时生产负荷下标准状态的瞬时烟气流量。该方法不能累计计量,至少需要三位测试人员工作数小时才能完成,然后根据一年一次的烟气测试时的量来估计一台锅炉或窑炉全年的排放的烟气量,而锅炉或窑炉实际生产负荷、使用煤种、运行和操作状况等每日变化很大,上述估计的数据作为累计计量不科学、不准确、不可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57332A和CN2116210U公开了“分流式差压流量变送器”和“气固二相流量计”,前者只适用于液体,后者只适用于较小直径(φ0.08米)输送小流量管道,不适用于恶劣条件下的锅炉或窑炉烟道上(因烟道直径远远大于0.08米)。CN86203508U公开的一种“节流元件--多孔动压探针组合式双相流量干度计”,只适合于测量汽(气)液双相流体,对烟气测量无能为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较准确可靠连续计量、显示、打印排放烟气标准状态下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累计运行时间、平均动压、温度、流速的全自动差压式烟气计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机柜[19]、机柜[20]以及受感元件、机柜[20]中设有数据处理系统(A/D转换器、单片机、拨盘、显示器、打印机、稳压电源、EPROM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驱动器和接口电路),受感元件包括有双向笛形管和热电偶,并分别籍助两根导管和导线与机柜[19]的压差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以及反吹装置相联接,两个变送器与A/D转换器相联接。联接压差变送器的两根导管之间设有缓冲器,为保护压差变送器不受冲击。机柜[19]中的温度变送器和压差变送器由两根导线与机柜[20]中的A/D转换器相联接。
受感元件热电偶测量烟道中烟气温度信号,经温度变送器变换成电讯号、放大进单片机进行计算处理。
受感元件双向笛形管测量烟气全压和静压,测得的压差信号,经压差变送器变成电讯号、放大进单片机进行计算处理。
双向笛形管(见图2)上之全压孔设在等面积同心圆中心线上,其全压孔数由烟道直径大小而定,其上之静压孔设在对应的全压孔之背侧。双向笛形管的测孔开口正对烟气方向,测量烟气的平均全压,其背向测孔开口,背向烟气方向,测量烟气的平均静压。全压与静压之差即为烟气动压。
为防止双向笛形管与压孔堵塞,设有程控反吹装置,由依次相接的电磁阀、带有超压保护阀的储气筒和压缩机组成。机柜[20]中的单片机与机柜[19]中的压缩机相联接,每十分钟程控自动反吹一次。
单片机与一断电保护装置相接,为使停电时,数据得以保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笛形管是根据伯努利定律及烟道直径和等面积同心圆环(或矩形)设计成的受感元件,可测量烟气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差和有关烟气状态参数,经变送器转换为电讯号,然后进入微机进行计算烟气平均流速和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及排污量,改变了传统的对烟气动压所采取的“逐点”测定及一年一次的估算方法。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十分钟一次的程控反吹装置防止了双向笛形管的堵塞,保障了仪器正常运行。
3、本实用新型能较准确可靠的连续计量排放的烟气量和输入已测烟(粉)尘、SO2等排放浓度值、计算排污量。可直接打印统计报表,提高统计报表的置信度,强化了烟尘等监督管理数字化、科学化、亦可提供司炉工数据合理调节风量。
4、本实用新型设有断电保护装置,以确保停电时数据得以保存。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个机柜与烟道中受感元件的联接示意图。机柜19中为程控反吹装置、缓冲器和两个变送器的结构示意图。机柜20中为数据处理系统方框图。
图2为双向笛形管结构示意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未经常州市环境保护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