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器用星轮起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31491.0 | 申请日: | 1993-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昭敏 |
| 主分类号: | F02N5/02 | 分类号: | F02N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 器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起动器轴心配件。
目前,起动器型号较多,各具特色,如中国专利92226673公开一种冲压外圈的单向超越滚针式离合器,该离合器因外圈与齿轮是一体式结构,其制造难度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加上起动轴上需安装4件这样的离合器,国产价每件25元,进口价每件5美元,每件需140-200元,故成本高,使用寿命短,最高达3500次,质量不稳,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变一体化为易生产与保持质量的分体化,改四件离合器为单件星轮轴、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成本低、寿命长的改进型起动装置。
一种起动器用星轮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动器齿轮[1]与发条[7]内有一圆环体形外壳[2],外壳内是星形轮轴[5],外壳的外周边有一安装发条钩的缺口圆,缺口圆对应处是安装与齿轮定位用的定位销孔[6],星轮轴主体部分为星轮形,外延部分上有凸轮[10],并轴套于原起动器上,在最大轴径处开有截面为台阶状的星形,台阶端部向内钻有盛装弹簧[3]的孔,台阶面外是圆柱形滚柱[4],该星形截面的台阶为3至8个,故滚柱数也为3至8个,弹簧孔可依星轮轴的长短,在每一台阶的端面上设3至9个,故弹簧数也为3至9个。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是,装于起动器内的星轮起动装置与起动器一起工作,当操作手柄,使滚珠12进入离合轴的锥面部分,锁紧装置分离,原发条上储备的能量释放,带动起动器齿轮与外壳及星轮轴转动,星轮轴壳体外的延伸部分把发动机发动,当转到一定速度时,外壳即不转动,同时星轮轴上的凸轮10来回拨动重绕臂9,重绕臂往复摆动通过自锁轴承15,驱动重绕轴8,重绕轴带动重绕齿轮13转动(因起动后,停止操作,离合轴将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内部装置又已锁紧),重绕齿轮带动起动器齿轮与外壳转动,并把外壳上缺口圆内的发条逐步上紧,当发条上到一定程度时,贮能机构的控制回路开始响应,使压簧11和重绕臂退离凸轮10,由于压簧不再推动重绕臂,凸轮处于空转,发条上紧过程自动停止,此时外壳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迫使滚柱压缩弹簧,外壳与滚柱脱离,实现超越离合。再次使用时,重复该操作,即可周而复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工艺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寿命长(4500次)并可用于其他起动器上使用,且十分方便。
附图1为星轮式起动装置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入起动器后的结构意图,图3是重绕臂、压缩弹簧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起动器齿轮,2-外壳,3-弹簧,4-滚柱,5-星轮轴,6-定位销与定位销孔,7-发条与缺口圆,8-重绕轴,9-重绕臂,10-凸轮,11-压簧,12-滚珠,13-重绕齿轮,14-复位弹簧,15-自锁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昭敏,未经孟昭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