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智能卡电度表无效
| 申请号: | 93230000.6 | 申请日: | 1993-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荣;冯武田;刘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百事卡数据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22/00 | 分类号: | G01R22/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智能卡 电度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用电量的电度表,适用于居民家庭供电控制系统。
目前,城乡居民家庭所用的电度表,通常是靠内部铁心的电磁作用,来驱动转盘旋转带动计度器工作,反应出消耗电能的数量,由收费人员计算应交的电费。其缺点是:电业部门不能控制供电,不便于收费管理;人工抄表计量不但准确度差,而且增加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中无法对电网电压峰、谷、平段进行区别计量,不利于科学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电计量准确,可减轻收费人员劳动强度,便于科学管理的多功能智能电度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
它由信号传感部分、整形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输出部分构成,信号传感部分包括光电传感电路、电流传感电路、电压传感电路、漏电传感电路,整形部分包括滤波整形电路和放大整形电路,数据处理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按钮开关电路和智能卡,输出部分包括显示接口电路、显示器、输出接口电路、状态显示电路、光电耦合及驱动控制电路、音响电路。其特征是由发光管DD、接收管NT1等构成的光电传感电路,经阻容元件和反相器U10:A构成的滤波整形电路至微处理器的单片机U01端脚14;两路分别由于簧管GH1和GH2组成的电流传感电路,经两路分别为阻容元件、反相器U10:B和阻容元件、反相器U10:C的滤波整形电路,至微处理器的单片机U01的13脚和1脚;电压传感电路中取自市电经BB变压、整流、滤波给出的三路分压输出,经比较器U08放大整形送微处理器的单片机U01的15、10、17脚:由零序感器LX和电压放大器U11等构成的漏电传感电路,经比较器U08放大整形送单片机U01的11脚:单片机U01的端脚P11~P12和P13~P17,分别与由两路阻容元件、反相器U10:F及U10:E构成的按钮开关电路和智能卡U13相连:单片机U01数据总线P00~P07经8D锁存器U03接存储器U02的A0~A7选址端,单片机U01的P20~P24端口连存储器U02的A8~A12选址端;三输入端与8D锁存器U03相连的三一八译码器U04三输出端,分别接显示接口电路的8D锁存器U05、U06控制端和输出接口电路的8D锁存器U07控制端,单片机U01的数据线P00~P07送锁存器U05、U06、和U07的输入端脚;8D锁存器U05和U06的输出端脚,经驱动器U12和电阻排RY1至显示器的4只7段数码管阳极和阴极;8D锁存器U07输出端脚分别接工作状态指示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6、输出经晶体三极管T2连继电器J的光电耦合管H2输入端和音响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对居民用电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收费人员不需到每户去抄表计费,减轻了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其用电计量准确。它集自动收费、电度计量、漏电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多种安全保障功能于一体,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软件框图。
从图2可见,与单片机U01的X1、X2端脚相接有由电容C04、C05和晶振CRY构成的时钟电路;单片机U01的RESET端连接由反相器U10:D、电容C011,二极管D09、电阻R027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二极管D06、D07、D08和充电电池E1构成电池供电电路,其Vcc接至U01的40脚;电阻R022~R026、稳压管Z1和比较器U09:A构成U01的掉电检测电路,U09:A的2脚接至U01的12脚。与8D锁存器U07输出端脚19(Q7端)相连的音响电路,由电阻R036、晶体三极管T和蜂鸣器FM构成。
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百事卡数据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沈阳百事卡数据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0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