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酸溶液中温浓缩净化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25881.6 | 申请日: | 1993-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康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康地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浓缩 净化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环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废酸溶液中温浓缩净化回收装置。
目前环境保护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废酸溶液的排放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我国每年仅废硫酸溶液达百万吨以上。如果将这些废酸液能够浓缩、净化、回收,不仅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现有的废酸溶液的处理,有一种是使用碱溶液中和后排放,这不仅浪费大量的碱,废酸也不能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还有一种采用比较多的是蒸发浓缩法回收废酸液。采用常压蒸发装置,蒸发温度必须大于100℃,这对于蒸发设备的材料难以满足,不锈钢和钛合金都要腐蚀。如果采用减压蒸发,蒸发温度可减低到80℃,但需要一套真空系统,设备要求高、耗能大,并且容易堵塞。另外还要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排出的蒸汽,酸蒸汽还会造成污染。本申请人在CN87211261专利中提出了用中温45-55℃采用气液分离型非挥发性溶液浓缩装置,解决了废硫酸、铬酸溶液的浓缩回收,也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但是对于含有易挥发性强,比重轻的氯酸、醋酸、硝酸的废酸溶液还会排出酸蒸汽造成污染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各种工业废酸溶液中温浓缩净化回收装置,根本上解决工业废酸,特别是混合废酸溶液的浓缩、净化、回收,从而达到防止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废酸溶液中温浓缩净化回收装置包括酸液槽、泵、热交换器、进液管、进气窗、汽化室、多叶球、喷雾室、汽液分离器、连接管、风机所组成,其特征是与风机的出口相连接的排汽管的另一端与碱液槽相通,碱液槽的上端还与中和净化室的下端相通,碱液槽的侧面下部与泵的进口相通,泵的出口与进入中和净化室的碱液管相连接,中和净化室的上端有排气管与排放风机的进口相连接,排放风机的出口有一个排放管。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符号表示如下:酸液槽1、进气窗2、汽化室3、进液管4、多叶球5、喷雾器6、喷雾室7、汽液分离器8、连接管9、风机10、排气管11、泵12、热交换器13、回液管14、碱液槽15、泵16、碱液管17、排气风机18、排放管19、排气管20、中和净化室21、喷液支管22。为了使碱液中和酸蒸汽的效果好,碱液管17上至少有两根以上的喷液支管22与中和净化室2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废酸溶液放入酸液槽1内,由泵12抽入热交换器13内加热到50℃左右,从进液管4进入到雾化室7内的喷雾器6,向汽化室3内喷雾,由于汽化室3内装有多叶球5,可加大酸雾的蒸发效果。风机10将空气从进气窗2吸进,在汽化室3内与酸雾逆向流动,使酸雾蒸发,酸雾蒸汽经过汽液分离器8后酸液沉积下来经回液管14流回酸液槽1内,剩余的酸蒸汽经过排气管11进入到碱液槽15内与碱溶液进行中和,又进入中和净化室21,与碱溶液进一步中和净化后从排气管20,经过排气风机18抽风,经排放管19排到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经过汽液分离器排出少量的酸蒸汽经过碱溶液两次中和净化,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并且回收经过浓缩的酸可再合理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康地,未经吴康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