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换气扇无效
| 申请号: | 93208959.3 | 申请日: | 199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军 |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换气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室内换气装置,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场所。
已有的换气扇仅具有单向换气功能。对于室内密封好或在冬季不开门、窗时,换气扇的抽气压力与室内平衡时,即丧失换气功能,无法将室内的有害气体排出,且不能将室外新鲜空气换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双向换气扇。每台双向换气扇是由两组离心式风机组合在一实现双向同时换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后蜗壳分别与中间支架粘接组成机壳,将通道轮安装在外转子电机的转子上,电机轴固定在前、后蜗壳的支撑架上。通道轮的两端各一个叶轮,叶轮是利用相邻通道作为叶片的,叶片垂直于切线。每个叶轮在通道轮上均有自己的进风通道,互相不发生干涉。通道轮与叶轮同时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通道轮有6个以上的通道,两相邻通道分别为新鲜气流与污浊气流通道,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与室外或室内相通,另一端与叶轮相联,实现双向换气。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还有,双向换气扇通道轮的离心式叶轮部分直径大于或等于通道部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进风口处有一个粗过滤网,可避免夏季将蚊虫吸进来,室外进出风口处有防雨百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安装在窗户上或墙上,进气口与排气口成90度,且有一段50~800mm的距离,便于室内空气排出和室外空气进来。
本实用新型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设计上采用进风口面积是出风口面积的二倍以上,以提高风机新风率。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换气扇与已有技术的换所扇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两个固定在通道轮上的离心式叶轮结构型式,当开机换气时,同时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换出和将室外新鲜空气换进。
2、改变两个叶轮直径或叶片数量可满足正压通风或负压通风的需要及通风量的需要。
总之,这种换气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容易,具有双向换气功能;特别适用于家庭中的卧室、厨房、浴室、厕所以及中小型娱场所、试验室、会议室、车间等场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双向换气扇结构示意图
图2通道轮剖面图
现结合图1和图2说明双向换气扇的实施例与换气功能:
图中1.通道轮,2.外转子电机,3.前蜗壳,4.外过滤器,5.中间支架,6.后蜗壳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蜗壳3和后蜗壳6是通过粘接剂与中间支架5粘接在一起组成机壳的,通道轮1固定在外转子电机的转子上,经动平衡调整后装入机壳。电机轴一端固定在后蜗壳6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前蜗壳3的支架上,将外过滤器4安装在后蜗壳6上。
当电机通电后,电机驱动通道轮及固定在通道两端的离心式风机叶轮旋转,在通道轮的两端进气口处产生负压,分别吸进室内、外空气,经过离心式叶轮获得能量排出。由于两端分别有进气口、叶轮,使双向换气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军,未经李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