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法气体分离器组用于气体置换时的操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15710.2 | 申请日: | 199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梁;徐仁贤;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 |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离器 用于 置换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膜法气体分离技术,特别是将膜法气体分离器组用于气体置换时的操作方法。
石化、冶金等行业中,为保证安全并防止氧化等有害化学过程的发生,广泛使用富氮空气作为设备的置换气。置换的目的不同,对置换气纯度的要求也不一样。用于石化设备的置换气,一般要求氮含量为99.5%或更高。
膜法富氮是气体膜分离的重要应用领域。但限于目前高分子膜的分离性能,单级富氮只适合于生产较低纯度的富氮气(≥98%)。欲使富氮浓度更高,单级分离的氮回收率将严重下降,所需膜面积迅速增大,故一般不用单级膜分离制取更高纯度富氮气。R.Prasad在U.S.Pat.5,102,432中描述了用三级膜分离从空气富氮的过程。在所述的三级膜分离器组中,他将第二级的渗透气返回到第一级的进料气中,将第三级的渗透气返回到第二级的进料气中,可提高膜分离过程的氮回收率,并得到较高纯度的富氮气。但是,欲使第三级的渗透气返回到第二级的进料气,须加压,故增加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此外,在气体置换开始时,不必用高浓度的富氮气,故该专利所述的多级膜分离富氮过程不适合作气体置换气气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法,使得将膜法气体分离器组用于气体置换时,在不增加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的情况下,得到较高浓度的富氮气。
本发明提供的膜法气体分离器组用于气体置换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始置换时,2~20根分离器并联为一段使用,流经被置换设备的置换气排入大气,以获得较大流量,纯度较低的富氮气(一段开放);
——在置换后期,将分离器组分为两段串联使用,流经被置换设备的置换气被引到压缩机进口并循环使用,同时压缩机进口补充空气,以获得较高浓度的富氮气。
由于一段渗透气量较大,为充分发挥第二段分离器的作用,当进行循环置换时,第二段膜面积小于第一段膜面积。另外第二段的渗透气也可以被引到压缩机进口循环使用,这是因为第二段分离器的原料气氮浓度较高,相对于空气而言,其渗透气是富氮的,将它作为一段分离器原料气的一部分,能适当增加氮收率,降低能耗。总之,本发明提供的一段开放/两段循环置换工艺在开放置换时能提供较大流量,较低纯度(97%左右)的富氮气,使待置换设备内尽快达到95%的氮浓度;在置换后期,通过二段循环置换又能得到99.5%以上的富氮气。该置换工艺的优点在于:分离器组中各分离器在开放置换和循环置换中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此外,从一段开放转为二段循环流程,操作简单方便,不增加压缩机功耗及其它投资、操作费用。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膜分离器组由四根膜分离器组成。通过阀门1~7的适当组合,它们可方便地组成用于开放置换的一段并联流程(四根并联),或用于循环置换的两段串联流程(三并一串)见表1:
氧渗透系数;3.5×10-5cmu3/cm2·s·cmHg
氧/氮分离系数:3.7
原料气侧压力:0.8MPa
渗透气侧压力:0.1MPa
Φ200×3000mm分离器膜面积400M2,处理空气量110NM3/h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5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烟
- 下一篇:一种微粒种子包衣丸化工艺及包衣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