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长效香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2189.2 申请日: 1993-10-06
公开(公告)号: CN1101387A 公开(公告)日: 1995-04-12
发明(设计)人: 孙庸;陆伟洁;艾子兰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D06M23/12 分类号: D06M23/12
代理公司: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姜明
地址: 250013***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胶囊 长效 香味 整理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纸张及装饰材料及其制品长效留香处理的整理剂,尤其是一种微胶囊长期香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对纺织品进行香味整理从而制备长效香味布,是纺织及印染工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香料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对纺织品也提出了更为舒适、方便、卫生和趣味别致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复合功能的长效香味整理剂,便在织物整理的领域中应运而生且呼声日高,开发香味整理等功能化整理的趋势也正倍受各方重视。使用香料进行织物后整理,除取其香味外,还可同时用作杀菌剂、防腐剂、去臭剂、药物和媚药等等,其结果可以大大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价值,改善纺织产品的风格,增加服用性能,扩大应用领域。这适应了广大消费者对“个性化”与“功能性”产品的需求以及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成为当前印染行业开发新产品的主要方向之一。

使用微胶囊技术对纺织产品进行香味整理,是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新发展,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和崭新风格的整理工艺。它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天然、人造或合成纤维材料的纺织品,包括服装、衬里、领带、床单、面罩、沙发套、桌布、毛毯、地毯、窗帘等,能在织物上获得持久性的清香气味和具有一定的耐洗涤牢度,并且手感柔软,进行微胶囊香味整理,不但赋予了各类织物以新的特色,增加了织物的服用舒适感,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使用价值,起到了去臭和灭菌的效果。

关于织物的香味整理,早在五十年代国外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其后,国内亦有经香味整理的香花布问世。七十年代之后,西欧各国开始运用微胶囊技术对织物进行香味处理。日本也使用了类似的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织物的整理,以求达到缓慢释放和持久留香的效果。进入八十年代有大量藏香型织物问世。英国专利介绍了用含有香料的微胶囊的洗涤剂处理织物以及使用含有香料微胶囊的胶料制作衬领。以及用含有香精香料的微胶囊处理装饰用品的方法,美国专利介绍了采用密闭模压的层片组件制造喷香纺织品。日本专利介绍了用含香料的微胶囊处理织物的方法。此外,还有用多孔性的高分散度粉末如400目以上的泡沸石或气相法白炭黑作为香料香精的载体。将其复配于印花色浆或整理剂,或者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获得含有香料的固体粉末,与树脂混合后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报告。

近年来,国内对织物的香味整理也正兴起,所用方法多数为乳化香精法,即首先制备香料香精的水包油型乳液或微乳液,然后复配于印花色浆或者通过喷雾器直接应用于织物表面。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留香期限短和不耐水洗,采用微胶囊包封的方法进行织物的香味整理,国内进行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由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郑光洪及江苏盐城毛巾厂李成林开展的,他们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分别于85年和87年进行了以蛋白质为外相,香精为内相,通过PH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工作,但这种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由于平均粒径偏大其粒径分布范围为1~100μ而限制了它的实用性,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工作,由于诸多原因未见详细报道。

本发明所制备的长效香味整理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后整理工序,目的在于增加服装等纺织产品的新功能,使之具有长期的香味,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采用微胶囊包封工艺,使香精或香料可以缓释有效延长留香时间,留香期限为3~5年,包香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5~4.5μm,平均粒径为2.6μm。微胶囊香味布的耐洗程度为8~12次,设计合成了水溶性脲醛树脂等微胶囊成膜材料,以及兼具粘合及柔软作用的环氧有机硅乳,并对所选用的其他粘合剂和助剂进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实用的微胶囊长效香味整理剂。

各种香料本身均为挥发性物质,香精则为不同香料及调理剂的组配,香味的持久性同香料的挥发强弱有关而后者则取决于香料物质本身的分子量及沸点。分子量小,沸点低的香料分子其香味的持久性往往很差。而沸点高,分子量大的香料分子其香味的持久性较好,在香料工业中,常利用加入某些高沸点和高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如高级醇类或各种精油到香料分子中,以产生同香料分子的缔合并增强不同组分分子之间的范德华作用,从而提高沸点和平均分子量降低挥发性,使香料分子的挥发速率减慢而得到相对持久的香味。这种有机物质被称为定香剂,在调香技术中经常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2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