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高速数据采集缓存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3110970.1 | 申请日: | 199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革;陈小洪;周建平;陈宏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2/00 | 分类号: | G06F12/00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竞跃 |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高速 数据 采集 缓存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中的缓存方法及设备。
在使用计算机的不同场合中,涉及实时数据采集的已占有很大比例。但在采用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时,其数据源和处理器往往具有不同的数据库,从而需要用缓存器进行缓存,其中一种方式就是FIFO(先进先出)缓存。实际采集过程中经常遇到数据采集率高、速度快,而数据处理时间较长、速度慢的矛盾,需采用大容量的FIFO芯片。然而当缓存容量大时,需多片FIFO级连,因而价格昂贵,同时,用FIFO芯片难以实现多轨同时写入和读出。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用静态随机存贮器(RAM)配以相应的地址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来交替读写,实现低成本的FIFO功能。同时用这种方法容易实现多轨同时写入和读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两组静态随机存贮器(RAM)配以相应的地址计数器和控制电路,使两组RAM交替读写。具体办法为当一组RAM处于写模式时,另一组RAM必处于读模式。写模式的RAM连接到数据入口的数据线,并接通写时钟,读模式的RAM则连接到数据出口的数据线,并接通读时钟,当读空或写满时(即相应地址计数器满时),地址计数器给出“空”或“满”标志,通过控制电路将数据线,时钟信号、工作模式同时切换,两组RAM交换读写状态。如此不断反复,用两组RAM交替工作实现了FIFO功能。由于两组RAM中的RAM片数容易扩展和配对,故容易实现多轨同时读写,字宽也可自由选择,如常用的8位、12位、16位、32位等。
上述方法的实现包括下列设备:两组静态随机存贮器(RAM)、与RAM相应的地址计数器及控制电路。
本发明方法用两组RAM交替工作实现了FIFO功能,降低了成本,电路实现简单、可靠且容易实现多轨同时读写,比单一的FIFO芯片更为优越。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RAM分别由两片32K RAM组成,有各自的地址计数器。CK1和CK2分别是RAM1和RAM2的地址计数时钟,由二选一电路按其工作模式选择接通写时钟或读时钟。数据线的选通则是由四个三态门来完成控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羚贝止咳糖浆
- 下一篇:一种蜂窝型焦炭的生产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