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的噁三唑-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药物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93109277.9 | 申请日: | 1993-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 发明(设计)人: | G·L·卡卢;H·F·普赖沙特;S·B·佩德森;T·N·科雷尔;B·I·F·阿尔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亚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73/00 | 分类号: | C07D273/00;A61K31/4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杨九昌 |
| 地址: | 丹麦弗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噁三唑 亚胺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药物 应用 | ||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血栓)和哮喘生物效果的迄今未知的3,5取代的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制备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制剂。比外,本发明还涉及应用该类化合物制备药物。
N.G.Finnegan等人在J.Org.Chem.30,第567-575页(1965)中提到化合物3-环己基-1,2,3,4-噁三唑-5-亚胺盐酸盐。然而,未涉及所述化合物的生物效果。
K.Masuda等人在Chem.Pharm.Bull.19(3)第559-563(1971)中提到3-芳基-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和它的酰基衍生物,其中芳基可以被甲基或卤素单取代。虽然合成所述化合物是希望找到新的降压药,但未报道所述化合物的生物效果。
C.Christophersn等人在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25,第625-630页(1971)中提到3-取代-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其中3位取代基可以是丙基或苯基或环己基,然而未报道所述化合物的生物效果。
Hanley等在J.C.S.Perkin Trans I,第736-740页(1979)中提到3-芳基-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其中芳基可以被甲基或卤素单取代。然而未叙述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效果。
日本专利20904/70和21102/70公开了3-取代-1,2,3,4-噁三唑-5-亚胺盐和它的酰基衍生物,其中3位取代基可以是芳基,可任选地被氯或甲基单取代。阐述了该类化合物的血管减压活性这一生物效果。
英国专利说明书2015878中公开了3-苯基-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并发现了它的杀虫和/或杀害虫卵和/或除草作用。
美国专利说明书4329355中公开了结构本发明化合物相似的脱水-5-亚胺-1,2,3,4-噁三唑-氢氧化物鎓盐。然而,只提到这篇专利说明书中已知的化合物在治疗癌症方面是有用的。
此外,J.C.S.Perkin Trans I,747-751(1979)中,结构与本发明相似的化合物是已知的。然而,未阐述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效果。
本发明涉及迄今未知的通式(Ⅰ)所示的3,5取代-1,2,3,4-噁三唑-5-亚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R1为相同或不同的基团,并且代表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卤素、三氟甲基、硝基、氰基、苯基或烷基磺酰基,n为1至3,当n=1时R1不是卤素或烷基。
X为-SO2或-C(O)NH-
Y为-(CHR2)m-,其中m=1至4,R2代表CH2-芳基、烷基、氢或一个直接的键,
Q指10-樟脑基、-C(O)O烷基、芳基、-SO2-烷基或-SO2-芳基,其中芳基指苯基或4-烷基-1,3-噻唑-5-基,并且该芳基可以被1至3个Z基团取代,这里Z指-NHC(O)C1-6烷基,-C(O)O-C1-6烷基或-O(CHR3)pOH,其中p=1至4,R3指H或OH,当-SO2-芳基中的芳基是苯基时Z可进一步指甲氧基。
本发明化合物上述先有技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因为它们在噁三唑环的3位和/或5位有不同的取代,而且它们与上面专利中的已知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作用,本发明化合物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并对气管具有舒张作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以及药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此外,本发明涉及制备通式Ⅰ所示3-,5-取代的1,2,3,4-噁三唑-5-亚胺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在0~10℃酸性条件下,用有1至6个碳原子的亚硝酸烷基酯或亚硝碱金属盐处理,使通式Ⅱ所示的1-芳基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闭环反应。然后将得到的盐转化成相应的游离化合物,再与ClSO2-Y-Q型或O=C=N-Y-Q型化合物反应(其中Y和Q与式Ⅰ中意义相同),
其中R1和n与式Ⅰ中意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亚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吉亚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9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