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苎麻无捻纺纱工艺及其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3107145.3 | 申请日: | 1993-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纺织工业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D02G3/00 | 分类号: | D02G3/00;D02G1/04;D01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苎麻 纺纱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苎麻纤维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更确切地说是涉及苎麻无捻纺纱的工艺及其设备。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高档纺织原料,其织成的产品以优良的导热,吸湿放湿和抗菌性能而著称。穿着凉爽、散热透气,是制作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目前我国所普遍采用的苎麻纺纱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绢纺工艺(也称老工艺);另一种是毛纺工艺(也称新工艺),这两种工艺的区别仅仅在于它们成纱前是采用不同的开松和梳纺工艺与设备,而其成纱的工艺机理都是采用环锭纺纱方法,成纱的结构也都是有捻度的,由于苎麻纤维粗硬、抱合力差,致使采用现有的绢纺工艺或毛纺工艺加工的麻纱支数低、捻度高,纱线毛羽多、坯布手感粗硬。这些都给染整加工带来很多不易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使苎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局限。现有工艺加工的苎麻纱以及加工成的布还不能满足纺织产品高档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苎麻长纤无捻纺纱工艺及其设备,以提高苎麻产品的附加值及深加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苎麻产品,使苎麻纱达到高档化要求。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内容来实现的,一种苎麻无捻纺纱的工艺,至少包括对麻条进行牵伸、给湿、进行假捻加热和卷绕,其特征是,苎麻长纤粗纱经过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将其粗纱牵伸到规定的细度,由牵伸装置的前罗拉输出,并在交叉皮圈假捻器和导纱辊的作用下,对前罗拉输出的纱务施加假捻和牵引,在交叉皮圈假捻器对纱条施加搓捻的同时,计量泵从浆槽中将粘合剂定量的通过给浆嘴送到交叉皮圈假捻器上,从导纱辊输出的纱条为无捻湿态细纱,该无捻湿态细纱送入同步烘燥装置,经过烘燥后的湿态细纱成为干态细纱,该干态细纱在卷绕槽筒,卷绕摇架和张力补偿器的作用下将无捻纱卷绕成平行筒子。
一种苎麻无捻纺纱的设备,它至少包括一个牵伸麻纱的装置,给浆装置、假捻装置、烘燥装置,卷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牵伸装置为三罗拉和短皮圈牵伸装置,在该牵伸装置的下游设置假捻装置,该假捻装置为交叉皮圈假捻器,给浆装置由计量泵,给浆嘴,浆槽和相连的管路组成,该给浆嘴设置在交叉皮圈假捻器的附近,以便通过给浆嘴将浆槽的浆液提供到假捻器装置上以向麻条给浆,所述的烘燥装置为同步烘燥装置,该同步烘燥装置包括烘纱框、在烘纱框下面设置有加热管、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便烘纱框一边卷绕从假捻装置输出的麻纱一边进行烘燥,同时将经烘干的麻纱输送给卷绕装置,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张力补偿器,该张力补偿器置于烘燥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以对其间的卷绕张力进行补偿。
苎麻无捻纱的纺纱工艺过程是这样达到的,苎麻经过常规的梳纺工艺生产出来的苎麻长纤粗纱,该粗纱经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将粗纱牵伸到规定的细度,由其前罗拉输出,并在交叉皮圈假捻器和导纱辊的作用下,对前罗拉输出的纱条施加假捻和牵引;在交叉皮圈假捻器对纱条施加搓捻的同时,计量泵从浆槽中将粘合剂定量的通过给浆嘴送到交叉皮圈假捻器上,这样从导纱辊输出的纱条就已经是无捻湿态的细纱了。(从前罗拉输出的无捻纱条,经过假捻器正反向的搓捻,使其成为无捻纱),该无捻湿态细纱入同步烘燥装置,经过烘燥后的湿态细纱成为干态细纱,该干态细纱在卷绕槽筒,卷绕摇架和张力补偿器的作用下被卷绕成平行筒子无捻纱。
实施上述无捻纺纱工艺的设备主要包括牵伸装置;假捻粘接装置,同步烘燥装置以及卷绕装置。所述的牵伸装置选用绢纺或毛纺细纱机上常用的三罗拉长短皮圈摇臂加压牵伸系统,罗拉总隔距为260-280mm,牵伸倍数10-25倍,输出纱速30-50m/min,适纺支数6-60公支。所述假捻粘接装置采用交叉皮圈假捻粘接设备,该设备是在已有技术的化纤假捻变形机上所用的皮圈假捻器上配置了由计量泵,浆槽和给浆嘴构成的给浆装置,即称之为交叉皮圈假捻粘接设备,该设备中皮圈交叉角度为90°;皮圈速度为50-70m/min;给浆量为840-1400mg/min;浆液含固量6-10%,采用常规的丙烯酸类网印粘合剂。烘燥装置部分是根据日本浜纱精机制作所用于单纱烘燥的万能烘干器的结构原理,重新设计了各部分尺寸和工艺参数,使之能适合于纺制无捻纤维“纱线”的特性,其纱框直径为。φ240-φ300mm;导纱宽度200mm;散热管蒸汽压力为4-5kg/cm2;热风速度3-4秒;导纱速度30-50m/min。卷绕装置采用由钢板槽筒和气流纺纱卷绕摇架组成的平行筒子卷绕设备筒管直径φ55mm;槽筒直径φ75mm;最大成形筒纱直径φ200-240mm;导纱宽度80mm,其卷绕速度30-5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纺织工业设计院,未经北京市纺织工业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