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炉活炉箅无效
| 申请号: | 92242431.4 | 申请日: | 199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维恒 |
| 主分类号: | F24B13/02 | 分类号: | F24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秀云 |
| 地址: | 10003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炉活炉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子的附加设备,特别是用于蜂窝炉的活炉箅。
目前普遍使用的炉箅在加煤除灰时,需先用用铁钩将燃烧过的煤渣钩出,上面的煤块下降后再添煤,这种方法在钩煤渣时导致煤灰飞扬,不利于环境卫生。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火钳先将红煤夹出,掏净炉渣,再将红煤放入炉内后加煤。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干净,但极不安全,既容易发生烫伤,又容易将红煤夹碎而导致灭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既干净又安全方便的蜂窝炉活炉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支板、左、右炉箅构成的活炉箅,支板为矩形铁板制成,中间加工有与炉膛大小一致的圆孔。左、右炉箅为近似于三角形的薄板构成,一端较宽,一端较窄。一侧为直线形,另一侧加工成凹弧形。将左右炉箅的凹弧形相对安装在支板的圆孔两侧。在左右两炉箅的沿弧形边处开有长圆孔,用来通空气。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左右炉箅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左右炉箅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活炉箅装在炉膛下方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用于煤球炉的炉箅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用于煤球炉的炉箅开启状态示意图
附图说明:1-支板 2-左炉箅 3-右炉箅 4-滑轮 5-链条 6-固定卡 7-内角 8-销轴 9-小孔 10-固定点 11-灰盒 12-煤块 13-炉膛 14-炉体 15-透气孔 16-隔条 17-垫片 18-螺栓
由矩形薄板构成的支板1中间加工有孔,该孔与炉膛的大小基本一致。支板的底面上装有左、右两个炉箅2、3。炉箅2和3为近似于三角形的薄板。薄板一端较宽,另一端较窄;一侧为直线形,另一侧加工成凹弧形。将左右炉箅的凹弧形相对于支板中心圆孔两侧安装。炉箅宽端的内角7通过铁丝相互连接并与支板固定。炉箅宽端的外角处通过在支板下角处用铁丝构成固定卡6将炉箅限位,以免炉箅与支板倾斜。
支板上边两角各装一个滑轮4。滑轮通过销轴8固定在支板上,滑轮能相对销轴8转动。两个滑轮之间套有链条5。链条5分别与左、右炉箅的窄端相连,即在炉箅的窄端处加工有小孔9,使链条从中穿过和炉箅连结固定并来回转动。
在滑轮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固定卡6。固定卡是通过在支板上钻孔,在孔之间拉装铁丝而构成。炉箅的窄端从固定卡6中穿过。固定卡的宽度决定了炉箅开启和闭合时的移动范围。
使用时将活炉箅装于炉膛下方,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需加煤时,左右炉箅的位置为闭合状态,参照图1,即从炉膛下方往炉顶仰视炉箅的视图。当需要加煤时,将左右炉箅的窄端分别向两边扳动。由于炉箅窄端分别与链条相连,用手扳动一侧炉箅即可带动链条与滑轮动作并带动另一侧炉箅移动,这样既省力又方便。炉箅被扳动后,以宽端的固定点10为轴转动一定角度,移到固定卡6的极限位置。此时左右炉箅的凹弧刚好位于支板圆孔的两侧,参照图2。使烧透的煤块正好通过支板落到下面的灰盒中。接着再将左右炉箅扳回到闭合位置,即可再加煤。这种活炉箅既省去了钩灰又不致污染环境,省事而且卫生。
图4图5为用于煤球炉的活炉箅。这种炉箅的支板圆孔中间处垂直于圆孔装于一根隔条16。炉箅的下端为弯弓状,并相应向相对炉箅伸长并互相重叠。每个炉箅的下方分别加工有一个槽形孔和一个圆孔。安装时将两炉箅的下端重合在一起。若将左炉箅置于右炉箅之上,那么左炉箅的槽形孔位于左侧,圆孔位于右侧。而右炉箅的槽形孔位于右边,圆孔位于左边。因此左炉箅槽形孔与右炉箅的圆孔重叠,左炉箅的圆孔与右炉箅的槽形孔重叠。再通过垫片17与螺栓18分别穿过槽形孔和圆孔将两炉箅的重叠处固定住。
当需要加煤球时,打开左右炉箅,煤渣即从支板的圆孔处落下。添煤时,将左右炉箅闭合,支板处的隔条与左右炉箅相结合使煤球不致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维恒,未经李维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