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厂房地面接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20229.X | 申请日: | 199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义 |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明洁 |
| 地址: | 63236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厂房 地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飞机检修时采用的接油设备。
众所周知,无论何种飞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进行检修工作,这是保证飞机在运行中避免出故障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飞机上的零部件很多。因此检修时油液漏出来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定检时油液的流油问题。到目前为止通常是用一个长方形的接油盘对准检修的部位让油流到盘中,然而不可避免地各个部件的各种油液仍会漏到地面上。这样一来,它不但容易使工作人员滑跌,若不留意也容易引起火灾。为了克服地面上的流油问题。一般采用炉渣垫在地面上,以清除油迹,昂贵精密的飞机在这样的场合进行检修,不仅有可能划伤飞机的表面,使其技术性能下降,而且流到沪渣上的机油不能回收,造成大量的漏油浪费,同时对检修人员来说也增加了工作量和危险性(脚底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将飞机检修时的漏油能回收起来经过处理后再用,以及为飞机检修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比较干净的工作环境,则设计出该接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实现的,接油装置是由内有积油糟的渗油积油器(1)、由油泵(5)和输油管(3)组成的吸油装置及贮油桶(4)所构成。吸油装置中的油泵(5)安装在渗油积油器的积油槽(2)内,输油管(3)一端与油泵(5)联结,另一端经单向阀门与贮油桶(4)联结(见图1)。
它的工作过程是在检修飞机时,由飞机各部件漏出来的各种油料,接入渗油器(1)中,并按图1中箭头所示流到积油槽(2)内,然后由吸油装置中的油泵(5)将槽中的油吸起,经单向阀门流到输油管(3),最后送到油桶(4)内作为回收的油。
本实用新型能将检修飞机时,漏出的各种油料回收起来,经过处理之后再用,这就大大地节约了油料,又因采用了这种接油装置,克服了油液流到地面上,从而为检修人员改善了工作环境。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3 是图2的俯视图
图4 是图2的右视图
图5 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6 组件AA1BB1结构简图
图7 是图6的XX1剖视图
图8 是图6的YY1剖视图
其中:1-渗油积油器 2-积油槽
3-输油软管 4-油桶
5-油泵 6-箭头表示油流方向
7-漏网
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制作一个外型为长800cm,宽为400cm,高为18cm的飞机厂房地面接油装置。为了运输方便,将该接油装置分为AA1BB1、BB1CC1、CC1DD1、DD1EE1、EE1FF1、FF1HH1、HH1GG1、GG1KK1、E1H1II1、EHJJ1十个部件进行加工,每个部件都是由漏网和挡油板组成,并用螺钉将这十个部件联结成渗油积油器,同时在每两部件的接触面上安装上用橡皮做的密封垫(见图2-图5)。为了让油液易于流入积油槽内,部件的腔体结构除积油槽(2)外,其它各部分的挡油板均设计有一定的角度,使腔体中间最低(见图6-图8)。并且在这些腔体内安装有一层锯齿形的支柱起挡油作用。本接油装置漏网选用60Si2Mn弹簧钢制作,挡油板选用15MnVN合金钢制作。将油泵(5)安装在渗油积油器的积油槽(2)内。输油管(3)一端与油泵(5)联结,另一端经单向阀门与贮油桶(4)联结,则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配工作。
使用时,只要将该装置平放在厂房的地面上,然后将飞机推到所规定的位置,就可以完成飞机上任何部位的接油工作。同时输油管(3)将漏油引到贮油桶(4)内,作为回收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义,未经张延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更换盘根装置的光杆密封器
- 下一篇:接触式焊接接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