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音式鱼缸气泵无效
| 申请号: | 92207928.5 | 申请日: | 199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宪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宪堂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鱼缸 气泵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降低噪音的鱼缸气泵。
现常用的鱼缸气泵如图1~4所示,它具有一个底座1,底座上有外出凸缘周边11和位于外出凸缘内的内凸缘12,一个内罩6和一个外罩7分别安设在内凸缘12和外凸缘11上,并形成双层密封,泵气装置4和排气室连成一体安放在内罩6内,泵气装置4为一鼓膜式结构,两鼓膜41相对配置,在两鼓膜的外侧装有两个弹性杠杆42,每个杠杆的端部装有磁铁421,磁铁421受电磁铁43的吸住和松开,就使杠杆42对鼓膜41产生压紧和放松作用,从而形成气体的泵送运动,经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排气管道向外排送而进入鱼缸。
上述的鱼缸气泵存在的缺点是:
1.当鱼缸气泵操作时,泵气装置的振动产生的噪音经过底板直接传入鱼缸。
2.鱼缸气泵底部的多个支足,因是整体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其减振性差,不能满足降低或吸收噪音的要求。
3.气泵装置排出的空气经过二个直通道向外排出,在直通道内声波的传输速度不会降低,声压也不会减弱,所以进入气缸的噪音不能得到防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有消音装置、能降低噪音的鱼缸气泵,以减少噪音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泵气装置上设置一个与其相连通,装置于内罩内的消音器,此消音器带有二级消音室,消音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由多曲折的带有对应波形侧壁的空气道,所以能有效地降低声速和减小声压;在底座的底板处设置一屏蔽金属板,以吸收泵气装置传来的振动,减少振动向下的传送,从而防止噪音污染。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常用鱼缸气泵的构造展示图。
图2为常用鱼缸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泵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展示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7为图6中泵送装置与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两个消音室的平面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消音器的展视图。
图中标注为:
1.底座,2.金属板,3.支足,4.泵气装置,5.消音器,6.内罩,7.外罩,10.底板,11.外凸缘,12.内凸缘,13.框形密封板,14.手柄,15.进气孔,30。支足托座,31.托座上部空心圆柱,32.环形槽,33.锥形足,41.鼓膜,42.杠杆,421.磁铁,43.电磁铁,44.插头,51.主管道,52.第一级消音室,53.隔板,54.第二级消音室,57.螺钉,520、540.肋,521、521a.进气口,522、522a.第一曲折气道,541、541a.第二曲折气道,523、523a相对波形侧壁,542、542a.相对波形侧壁,543、543a.出气口,524.第一消音室壳体,544.第二消音室壳体,525.H形中央隔板,545.H形中央隔板。
由图5~9所示可见,本实施例的鱼缸气泵包括底座、1、外罩7、内罩6、泵气装置4、底座1上安装有底板10和紧固在上述底板10上的许多个缓冲支足3,泵气装置4装于底板的内凸缘12上的内罩6内,内罩6又设于装置在底板外周边凸缘11上的外罩7内,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0上设有一屏蔽振动声波的金属板2,内罩6内设置一与泵气装置4相连接的排气消音器5,该排气消音器由第一级消音室52、第二级消音室54和此两消音室之间的隔板53,及与泵气装置4相连通的主管道51、和由二个置于第二消音室上的排气管55、56所组成,消音室52、54内都具有至少一个曲折气道,每个曲折气道,由设置于消音室壳体内的相对波形侧壁形成,第一消音室与第二消音室通过隔板53上的通孔531,532相连通。
上述的金属护板2可减少振动噪音的由上向下传送,而减少噪音污染,上述的消音室能减少泵气装置产生的气流速度和声波强度而降低噪音污染。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实现降低噪音污染的目的。
由图5可见底座1包括有:一个底板10;一个在底板10外侧周边形成的外凸缘11;一个在外周边11内形成的内凸缘12,它与一个框形密封件13相结合;一个安在底座下部的可调节手柄14,壹恩节泵气量;以及2个在底板10上的进气孔15,用来按图5所示方向A、A1吸入空气。
由图6可见金属屏蔽板2由金属板一铸铁,不锈钢,铜板等制成,用以屏蔽声波准蹲座1向下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宪堂,未经蔡宪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7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煤人力手提搬运器
- 下一篇:明暗可调、节电启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