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电加工机其电极夹头之校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00785.3 | 申请日: | 199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连坤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坤旺 |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忠忠,肖掬昌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加工 电极 夹头 校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电加工机其电极夹头之校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快速调整电极夹头其距离位置与准确定位之装置,藉此提供操作者可以任意校正或调整所欲加工模具至最适当之空间,并且可以同时操作加工各种不同之模件,不受加工时间长短或油槽环境之限制,而达致功效增益。
按,目前常用放电加工机之种类,大都采用独立式单一机头与单一电极夹头之放电加工机型,所以仅能提供使用者单独操作一组电极夹头进行单一模件之加工制造,非但无法有效利用油槽之空间,亦徒增制造生产之时间;同时对于固定式之电极夹头无法配合模件整调、移动其加工位置或距离,从而使其加工环境大受限制,对于欲在同一模件上同时操作加工两工件时,即丧失调整其两电极夹头之工件至最适当间距的功能,令制造生产出来的模件无法达到最理想、最适当之距离位置。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以从事放电加工机制造之多年实践经验,并投入大量心血、潜心研究出创新改良之本实用新型,即系针对普通放电加工机仅能单独操作一组电极夹头,无法有效利用油槽所剩余空间供多组模件同时加工之缺点,乃系在于一双座且并联式放电加工机之固定机头下端装设一垂直校正装置及另一水平校正装置,其中;该垂直校正装置主要系控制并联式放电加工机其双座固定机头之纵向移位,而另一水平校正装置则系控制其中一机头下方其电极夹头之横向移位,而该垂直、水平校正装置乃都系由一基座、一调整螺杆、一滑座、一分度转盘及各固定螺栓等元件所组合而成;而其滑座中央为平面突层,并于中心设有一螺孔,可藉由调整螺杆旋接另一分度转盘,另于滑座端面剖设一槽,以使基座得以直接嵌置定位,此外该滑座系藉由内含之调整螺杆与基座之阴螺纹段相啮合,而使操作者得可藉分度转盘的旋进和旋出,促使电极夹头之位置产生前后或左右之移位,从而达到放电加工机其电极夹头之位置校正与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在双座并联式放电加工机之机头与其相对之电极夹头中间,分别装设一可调整前后、左右之垂直校正装置与另一水平校正装置,使能藉由垂直校正装置控制该双座固定机头之纵向移位,而另一水平校正装置则控制其中一机头下方其电极夹头之横向移位,以使操作者可藉由各分度转盘的旋进和旋出,从而达到可任意调整或校正放电加工机其电极夹头至最适当之加工位置,不受加工时间的长短或油槽环境之限制。
为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内容及所能达成之功能效益,兹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断面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其电极夹头之校正装置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图1所示之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一种放电加工机装置,其结构大体包括有:一机座、一滑动平台2、一油槽3、一放电加工机固定座4、双头机头51、52、两电极夹头61、62及两控制箱71、72等组件;其中:
一机座1,系承载所有装置之座体;
一滑动平台2,系承置油槽3并以水平滑动之方式固置于该机座1上;
一放电加工机固定座4,系位于该滑动平台2上方,并垂直固定于机座上;
双座机头51、52,系以可升降之方式个别承置于该放电加工机固定座4上,且于各机头51、52之下部延接两电极夹头61、62;
两控制箱71、72,系分别为控制放电加工机之左右两组机头51、52所设。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断面图。上述并联式放电加工机之双座机头51、52和与其相对位置之电极夹头61、62中间,分别装设有一可前后调整之垂直校正装置80,与另一可左右调整之水平校正装置90。而该垂直校正装置80主要系控制放电加工机其双座机头51、52之纵向移位;而另一水平校正装置90则系控制其中一机头52下方电极夹头62之横向移位,而该垂直校正装置80与水平校正装置90其构造都是系由基座81、91、调整螺杆82、92、滑座83、93、分度转盘84、94及各固定螺栓N等元件所组合而成(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其电极夹头之校正装置立体分解图。);其中:
该滑座83、93,系为平面突层831、931,并于中央开设槽833、933,以使基座81、91得以嵌置定位;再于槽833、933之中心设有半剖之螺孔832、932,可藉由调整螺杆82、92旋接另一分度转盘84、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坤旺,未经连坤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芯移动式型煤大灶
- 下一篇:密封钢门窗玻璃压嵌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