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刃无切屑摩擦挤压钻无效
| 申请号: | 92200736.5 | 申请日: | 199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华 |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冠雄 |
| 地址: | 300193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刃无 切屑 摩擦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钻床上用于在薄金属板上钻攻丝过孔的钻具。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薄金属板上无法攻丝,故薄金属板件之间很难直接采用螺钉连接,只能先用麻花钻在薄板件上打过孔后采用铆钉铆接,或者先用麻花钻在薄板件上打过孔并点焊螺母再采用螺纹连接。在薄金属板上点焊螺母不仅可能使薄板变形,甚至还可能将薄板焊穿或将焊渣粘结在螺孔中。点焊螺母还势必增加薄板的重量,外观也不太美观。此外,铆接或点焊螺母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例如弯成复杂形状的薄壁管就根本无法点焊螺母,也无法采用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在薄金属板上钻攻丝过孔的的钻具,以便在薄金属板上攻丝并直接采用螺纹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刀杆和一种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无刃钻头构成一无刃无切屑摩擦挤压钻,所产生的摩擦热可使薄金属板局部变红并呈塑性,无刃钻所产生的挤压力并使红热金属内翻形成可攻丝的补强短筒。为了使通过钻头传至刀杆的摩擦热能及时散掉,在钻具的刀杆上还套装有一散热风轮。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刃无切屑摩擦挤压钻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无刃无切屑摩擦挤压钻主要由刀杆和安装在刀杆上的钻头和散热风轮组成。刀杆1的上端安装在钻床钻杆锥孔内,其下端带有用于夹持钻头的夹持套2。钻头 为无刃摩擦挤压钻头,是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杆,其上部为与刀杆夹持套2互相配合的夹持杆4,其下部为表面光整且下端带有摩擦锥5和扩展锥6的锥杆7,摩擦锥角为60~70°,扩展锥角为30~35°。锥杆7的顶部带有一圆形肩盘8,其底面为平面。散热风轮9为轮形,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铝材制成,套装在刀杆夹持套2的上方,其轴向和径向开有均匀分布并互相连通的密排散热孔10。
使用时通过无刃摩擦挤压钻头向被加工金属板施加压力,钻头摩擦锥与金属板高速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使金属板局部变红并呈塑性,钻锥所产生的挤压力使红热金属内翻形成补强短筒,该补强短筒即是可攻丝的过孔。由于补强短筒是被钻锥挤压出来的,并无切屑产生,故金属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在薄金属板上钻攻丝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华,未经张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