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2113166.6 | 申请日: | 1992-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5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朝田茂树;早田真幸;安田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9G5/10;H04N1/4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本国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换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的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把表示2N个灰色等级的N比特信号(N为2以上的整数)变换或表示2M个灰色等级(M为满足N>M≥1的整数)的M比特信号的显示系统。
在先有技术中,曾经要求把二种显示装置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及LCD(液晶显示)装置与一台个人计算机相联接。这种连接构成示于图2中,图中,个人计算机20的输出分别通过D/A变换器22及LCD控制装置23与CRT显示装置21及LCD显示装置25相连接。由这二种显示装置有显示的灰度等级是互不相同的。举个例子来说,CRT显示装置21能显示64种灰度,而LCD显示装置只能显示16种灰度。个人计算机20对于显示装置的每个象素向输出线供给6比特信号。这个6比特信号表示CRT显示装置25的64种灰度等级。这样,就要求在每个象素只显示16种灰度级的LCD显示装置上显示出64种灰度级。为此,LCD控制装置23将对应于每个6比特信号生成4种比特信号。4比特信号表示LCD装置25中的一个象素的16种灰度级。LCD装置25中每4个象素用来显示上述的4个4比特信号,其结果是,如果个人计算机20提供的一个信号的尺寸为320×200象素(点),那么,CRT显示装置21上有320×200点,而LCD装置25上则有640×400点。上述的控制装置在与第5,059,962号美国专利对应的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得到了披露。图1中标有参考数字1、2、3、4、5、6、7、8、9、10、12、21及25的方框表示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控制装置。由于本发明中也采用了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算法,因此,对于怎样从对应于CRT显示装置21中的一个象素的1个6比特信号产生出用于LCD显示装置25的4个4比特信号,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旨在解决使用把图象显示在LCD装置25上的算法时产生的问题。假定CRT显示装置21的Dx点数为320点,Dy点数为200点。由于CRT显示装置21中显示的每一个象素在LCD装置中要用4个象素来表示,因此,要求LCD装置25在X方向上有640个点,在Y方向上有400个点,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
CRT显示装置21所显示的图象的宽高比固定为A∶B。决定着水平扫描线之间的间距的CRT显示装置21的电子束垂直扫描速度被控制成这样,即在二条水平扫描线上重复显示相同的水平方向上的图象点。也就是说,在CRT显示装置21的尺寸B内将显示200×2即400根水平扫描线。这种控制通过调整CRT偏转电路的电容、线圈及电路来进行。与CRT显示装置形成对照的是,LCD装置的象素间的间距在其被制造时决定。在大多数场合下,LCD装置25显示的图象的宽高比C∶D与CRT显示装置21的图象显示区域的宽高比A∶B不同。这样,与CRT显示装置21上显示的图象相比,LCD装置中显示的图象在垂直方向被压缩或者扩展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尝试了使用如图3中所示的那种水平方向上有640个点、垂直方向上有480个点的LCD装置,以期用与CRT显示装置相同的宽高比(A∶B=E∶F)在显示图象。640×480点的LCD装置中的间距与640×400点的间距相等。为了实现A∶B=E∶F,每隔5个水平图象行便插入亦即加入一个水平图象行,然后将与紧邻的前一行图象相同的图象重复地显示在加入的行上。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也发现了由加入图象行而产生的问题。
在说明这个新问题之前,先说明一下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算法。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个问题是由于使用了这种算法以及加入了图象行这二者共同产生的。
参照图1,如上所述,方框1,2,3,4,5,6,7,8,9.10,12和21为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方框。该专利申请中的算法的目的是响应于CRT显示装置21中的一个象素(如象素(0,0))的一个6比特信号为LCD装置25中的一个区域14A中的4个象素产生出用于显示出4个图象点的4个4比特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3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