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92107114.0 | 申请日: | 199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张骏;胡衡江;唐振初;万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5/262 | 分类号: | H04N5/262;G06F15/62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魏国先 |
| 地址: | 41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动画 系统 | ||
1、一种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它是由主机(1)、图象处理板(2)、PAL合成器(3)、制作屏(4)、矢量汉卡(5)、录相机(6)、演播屏(7)、鼠标器(8)、数字化仪(9)和扫描仪(10)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1)采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图象处理板(2)和矢量汉卡(5)均插在主机(1)机箱内的扩展槽中,与主机(1)的总线相联,其中图象处理板(2)采用图象处理专用芯片做为CPU,输出RGB图象信号S1、同步信号S3和KEY信号S2到PAL合成器(3),同时又将RGB图象信号S1送到制作屏(4)供显示制作效果,PAL合成器(3)生成视频输出信号S5分别送到录相机(6)和演播屏(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PAL合成器(3)是由锁相环电路(11)、同步发生电路(12)、编码电路(13)、混合电路(14)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PAL合成器(3)中的锁相环电路(11)受同步发生电路(12)的控制,产生一个时钟信号S4,输出到图象处理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动画制作和播放方法中含有以下步骤:
a)人工进行图片黑白底稿设计。
b)对于以计算机为工具自由设计的画面,以及利用数字化仪(9)、扫描仪(10)将人工绘制的黑白图片输入到主机(1)所得到的画面,通过编排可在制作屏(4)上观察到画面连续显示的动画效果,即预审设计原稿的流畅性。
c)在主机(1)上进行图片绘制所需颜色的调配。
d)修改画面,并进行画面的着色。
e)进行画面的迭加和在画面上迭加汉字。
f)对一个内部形状不变的物体的二种状态之间可按指定轨迹产生出中间画面。
g)按时间和空间顺序由制作者自由进行动画序列编辑。
h)将编辑好的动画序列在制作屏(4)上播出,获得连续的动画效果,再通过PAL合成器(3)实现信号合成后,直接由录相机(6)录制成动画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中所述的动画制作和播放方法包含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画面编辑效率和播放质量的动画图象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双帧处理方法,即从图象处理板(2)的存贮器中划出两块完全对应屏幕尺寸大小的存贮器空间,称为帧缓(0)和帧缓(1),分别存贮动画图象数据,以便于图象的加工、编辑和播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动画制作和播放方法中包括采用套马索算法对屏幕图形中一个任意形状的区域进行移动或拷贝,具体包含下列步骤:
(1)用轮廓线选择所需移动或拷贝的区域,再求出其最小外接矩形。
(2)将当前屏幕图形以帧缓(0)存储,以帧缓(1)存储步骤(1)已选择的区域、轮廓线及其最小外接矩形,并将矩形线和轮廓线之间的区域填充以“0”色。
(3)在异或方式下,移动帧缓(0)上的轮廓线到目标位置,再将帧缓(1)中的图拷贝到帧缓(0)上的目标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任意区域的拷贝。如果再消除原区域,则完成了区域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画制作和播放方法包括采用双帧切换方法来消除播放画面时的屏幕闪烁现象,具体来说,当加工帧缓(0)时,屏幕显示帧缓(1)内容,当帧缓(0)加工完毕,屏蔽显示切换到帧缓(0),同时又开始加工帧缓(1)。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机动画制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动画制作和播放方法包括采用延时控制切换方法来实现动画图象的匀速播放,具体来说,当图象处理板(2)加工某帧图象数据时,向主机(1)发送其帧号,然后开始加工,而主机(1)接收到这一个新的帧号后,即开始按设定的帧间间隔时间进行时钟计数,计数满后向图象处理板(2)发出一个帧切换允许命令,将已加工完毕的某帧图象数据切换到屏幕上显示,这样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7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