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箱球面定位胶阀无效
| 申请号: | 91230788.9 | 申请日: | 199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成增勋;景进欣;蔡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增勋;景进欣;蔡宝祥 |
| 主分类号: | E03D1/34 | 分类号: | E03D1/34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栋梁 |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球面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用排水阀,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箱球面定位胶阀。
旧式水箱所用的排水阀多采用上导杆式排水阀,这种阀上导杆的上下直线运动与杠杆弧线运动相矛盾,使导杆容易弯曲、变形、上下运动不灵,以至发生卡死现象,使球体不能准确复位,不能完全封闭排水口,造成漏水乃至长流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阀球准确复位,严密封住排水口,使用可靠的水箱球面定位胶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阀体、阀球、排水管和档架组件的球面定位胶阀,在阀球的下端新增加了一个下导向机构,该下导向机构可以由导向杆和导向滑片组成:导向杆固定在阀球下端,导向滑片成叶瓣形轴向分布在导向杆上,导向滑片位于排水管内,导向滑片在导向杆的带动下在排水管内上、下运动的径向直径略小于排水管的内径,这样导向滑片在排水管内上下滑动,可保证导向杆驱动阀球准确封闭排水口。水箱需要放水时,通过杠杆传动拉起阀球,排水口放水。放水后水箱补水,阀球在自重力、虹吸作用及水压力作用下,阀球压向排水口,由于导向滑片的导向使阀球准确无误地严密封闭排水口,达到了密封排水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导向机构也可以由导向支架、导向杆构成:导向支架为圆盘状或为骨架形,中央开孔,固定在排水管上口,这种盘状支架设有若干个通水孔,导向杆穿过导向支架中央开孔并与该孔滑动配合。
水箱需要放水时,通过杠杆传动拉起阀球,排水口放水,放水后水箱补水,阀球在自身重力,虹吸作用及水压力作用下,阀球压向排水口,由于导向支架和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使阀球准确地严密封闭排水口,从而达到密封排水口的目的。
为了防止阀球在长期使用时变形,在阀球内腔壁上设有环状加强筋。
控制阀球的上升高度以控制拉起一次的排水量,具体地在溢水管上设置有档架,使档架在溢流管上下位置可调节。
档架开有纵向孔,一绳穿过该孔与阀球紧固连接。
阀球和档架长期浸泡在水里,造成阀球与档架孔下端粘连,本实用新型在档架孔下端面设有凸起的棱,避免了阀球和档加的粘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解决了旧式水箱排水阀上导杆上下直线运动与杠杆弧线运动相矛盾,造成阀球不能严密封闭排水口,以至漏水问题,结构合理,维修方便,可靠性强。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导向支架12的上面视图。
附图4是档架孔11的下端面的仰视图。
附图说明如下:
1、压母 2、导向滑片 3、密封垫 4、阀体 5、阀球 6、螺钉 7、档架组件 8、溢流管 9、档架 10、尼龙绳 11、档架孔 12、导向杆 13、加强筋 14、导向支架 15、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下导向机构采用导向杆和导向滑片结构的实施例为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下导向机构采用导向支架和导向杆结构的实施例为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实施例一及附图1,本胶阀采用了导向滑片和导向杆联接方式,尼龙绳(10)在档架组件(7)作用下,牵引阀球(5)上下运动,导向杆(12)由螺钉(6)紧固连接在阀球(5)下端,导向杆(12)和导向滑片(2)经注塑成型于一体,三片导向滑片成轴向均布在导向杆(12)上,导向滑片(2)位于排水管(15)内,其上下运动的径向直径略小于排水管(15)的内径,这样可保证导向杆(12)带动阀球(5)准确无误地封闭排水口。
使用时,由档架组件(7)驱动尼龙绳(10)拉起阀球(5),打开排水口,水箱放水。放水完毕,水箱注水,阀球(5)由导向杆(12)和导向滑片(2)限位,在阀球(5)自身重力、虹吸作用和补水压力作用下下沉,准确封住排水口,达到封堵排水口的目的。
如实施例二及附图2和附图3,本阀采用的下导向机构由导向杆(12)和导向支架(14)构成,导向支架(14)为圆盘状,由塑料压缩成型,中央开孔,并固定在排水管上,导向支架(14)上设有三个通水孔,导向杆(12)穿过导向支架(14)的中央开孔,并与该孔滑动配合,导向杆(12)固定在阀球(5)上,导向杆(12)和导向支架(14)对阀球(5)的上下运动起导向作用,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1或图2所示,在阀球(5)的内腔下部设有环状加强筋(13),可以避免阀球受压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增勋;景进欣;蔡宝祥,未经成增勋;景进欣;蔡宝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0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