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旋测具无效
| 申请号: | 91229398.5 | 申请日: | 199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苏占三;王海臣;李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占三;王海臣;李侠华 |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G01R31/02;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开成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旋测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工工具,属于一种多用旋测具。
目前所使用的旋测工具多是组合套装件,这种组合旋测具均有多个一端呈“一”字形或“十”字形的旋测杆及一只手柄组成。在手柄内装有一只氖管,氖管用于被旋测工件带电与否的指示。在实用中,由于这种旋测具的旋测杆仅为一端可作旋测,因而组合件数增多,加之这种旋测具仅具有测试工件的带电与否的单一功能,所以在使用中存在着功能少、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旋具功能,又具有测试电路通断功能的多用旋测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多用旋测具,由旋测杆和手柄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塑料手柄内装有发光二极管、电池;插头、测试夹可与塑料手柄上的插孔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旋测杆,其一端呈“一”字形,而另一端呈“十”字形,以适应开口不同的紧固螺丝。手柄由透明塑料制成,手柄内的发光二极管、干电池和压簧由一金属螺母和一塑料螺母压紧。金属螺母和塑料螺母的轴向中心上有一通孔作插孔。
本实用新型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多用旋测具结构示意图。
图2、插头、导线和测试夹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多用旋测具的旋测杆1的一端插入金属锁紧螺杆3中,由固定螺母2旋紧固定。
旋测杆1通过金属锁紧螺杆3与装在手柄10内的发光二极管4、电池5、压簧6、金属螺母7、插孔9串联,形成串联通路。在手柄10上安装的金属螺母7和塑料螺母8的轴向中心上的插孔9用于与插头11、联接线12、测试夹13的连接。发光二极管4的正极与电池5的正极相联。
当用作电路测试时,只需将插头11插入插孔9中,将测试杆1和测试夹13分别与待测电路的两端联接,形成一个通路,即可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在用作旋具时,由于现有技术的旋测杆仅是一端呈“一”字形或“十”字形,因而在旋测杆的制作及使用中,不仅增加了制作成本,又给使用者增添了携带和测试时的麻烦。
而本实用新型的旋测杆因其两端分别呈“一”字形和“十”字形,即一只旋测杆就可用于“一”字形和“十”字形的紧固件的旋测。所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制造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2、用于电气设备的测试。现有技术的旋测具中装有一只氖管,仅用于对工件的带电与否的指示,不能用于电路的通、断状态的测试,因而显得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半导体技术,选用发光二极管作指示,不仅可以测试工件的带电与否,而且还可以对电阻值在20千欧以下的线圈、变压器等元器件的优、劣进行判断,以及对电路的通、断和短路状态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可取代目前电工所使用的由两节干电池加一只灯泡制作的通断测试具,电工目前所使用的这种通断测试具只能测试线路的通断或触点的接触情况,不能判断变压器、线圈等的优劣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更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占三;王海臣;李侠华,未经苏占三;王海臣;李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9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便器和马桶上的抽气除臭座圈
- 下一篇:原电池型音乐蜡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