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方便电器插头无效
| 申请号: | 91225014.3 | 申请日: | 199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江 |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枫 |
| 地址: | 300052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方便 电器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插头,特别是一种安全方便的电器插头。
电器插头是人手频繁接触并操作的用电器械,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现行插头一般均由一绝缘座套,一对或三相与导线相连接的极片及有关连接件所组成,由于该种插头结构不尽合理,即极片暴露过长,至使给使用者带来不安全因素及操作不便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插头,使现有插头在使用时所会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及操作不便均得以解决,且结构简单,造型新型,是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理想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方案:一种电器插头,特别是一种安全方便的电器插头,。包括插头座套,电极片及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头座套的中心即极片间有一圆孔,座套外有一护套与座套呈可插装联系,所说的护套为一上开口的绝缘材料套,中心有一圆柱,圆柱上套有柱簧且圆柱上为托住柱簧而有一棱台,护套的底部与座套极片对应位置有极片孔,护套中心的圆柱穿插过座套,其圆柱顶端相接有一起固定作用的限位螺母,所说插头座套的顶沿大于护套的围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1)将带护套的插头按上述结构组装好,即将带柱簧的护套圆柱插入插头座套的圆孔内,用限位螺母与护套圆柱顶端相接,使护套固定在插头座套上,此时护套底部仅露出插头极片的两个很小的端头;(2)使用时将带护套的插头的极片对准电源插座,按动插头,则插头将护套圆柱上的柱簧压缩,则插头卧入护套,仅露出护套中心的圆柱及其顶端的限位螺母,插头的极片插入插座后,插座内与电源相接的簧片亦具有弹性力,将插头的极片夹住,使电源导通;(3)当拔除插头时,用姆指按住护套中心圆柱上的限位螺母,食指、中指夹住插头边沿,三指相互作用,即使插头极片脱离插座内簧片的夹力而离开插座,同时护套内的柱簧亦复原,插头的极片又呈露出护套外一顶端的状态,整个操作过程使操作者的手在护套作用下几乎不可能有接触插头极片的机会,拔除插头时,仅用护套及插头间相互作用而免除了因插座簧力过大使插头极片被夹过紧而需拔拽插头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具有安全保护作用:在插头插入插座的全过程中,带电部分始终由护套保护,有效地防止触电;2、操作方便:插头退出时,可单手操作,尤其在移动式插座上使用效果更加明显;3、脱离电源迅速:插头退出时,由于单手操作,力大平稳,脱离快,万一产生电弧可避免烧伤事故;4、过载保护:插头内设置的弹簧其作用除可保证护套的安全使用外,尚有当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电流过大,插座两极过热,弹性减小时,插头在其弹簧作用下会自动退出插座,脱离电源,但正常情况下,插头内的弹簧作用力不会大于插座内的簧力;5、结构简单,造型新颖,成本低廉,便于生产和推广。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限位螺母,2为柱簧,3为插头座套,4为护套,5为电极片,6为接线柱,7为插座,8为插头中心的圆孔,9为护套中的圆柱,10为圆柱上托住柱簧的棱台,11为圆柱顶端的螺纹,12为护套底面上留有的插头极片穿过的极片孔,13为座套顶沿,14为护套围沿。
实施例:一种安全、方便电器插头,包括插头座套3,电极片5,及接线柱6,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头座套3的中心,即极片5之间有一圆孔8,座套外有一护套4与座套3呈可插装联系,所说的护套为一上开口的绝缘材料套,中心有一圆柱9,圆柱顶端有螺纹11,圆柱上套有柱簧2且圆柱上为托住柱簧而有一棱台10,护套的底部与座套极片5对应位置有极片孔12,护套中心的圆柱9穿过插过座套3的圆孔8,与圆柱顶端螺纹11相接有一起固定作用的限位螺母1;所说的插头座套的顶沿13大于护套的围沿14。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座套及护套可根据外型美观的要求设计成多种形状,如圆型、方型、长方型、椭圆型等等,其护套圆柱上的柱簧的弹力应小于插座内簧片的夹紧力,选择规格型号时应予注意。
上述所说的安全、方便电器插头,若其插头部分的座套与极片及导线是通过注压为整体形式的,则其限位螺母与护套中圆柱顶端的连接亦可采用粘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江,未经赵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鞍座
- 下一篇:新型文丘里废气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