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人骑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1224865.3 | 申请日: | 199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生;田树林;崔连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自行车三厂 |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单世瑾 |
| 地址: | 30016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人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骑自行车,属于人力驱动之交通工具。
现已问世的双人骑自行车,系采用沿车身轴线而依次设置车把及鞍座的前后排设之结构,(如中国专利公报上所公开的90208720.7号双踏自行车专利申请案,即为其一典型技术方案。)由于这种车其结构所限,两人骑行时,居前者易遮挡居后者视线,有碍骑驶与急仃制动;又因车身较普通自行车长,故其回转半径大,所以实用性及安全性均差。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缺陷,向社会提供一种两车把及两鞍座对应置于车架两侧,使两骑乘者并置蹬踏,单车把操纵行驶方向,车身与普通自行车长度相同的双人骑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照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该车包括有车架、前轮、后轮、前叉、左车把、左鞍座和右车把、右鞍座以及双曲柄脚蹬副等部件所构成,其设计独特之处是:左车把与右车把同左鞍座与右鞍座采用分别对应置于车架两侧之上方,且为同向排设;车架的车前管又从两侧分别向外伸接出左车把支管和右车把支管,用以插装联接左车把和右车把;左车把同右车把这二者居一,通过车把连杆与前叉联接成一体;双曲柄脚蹬副以一根中轴相接而配成一体。
该车的左鞍座和右鞍座均可通过鞍座支管调节变更其高度及其与车架之横向间距。
作为双曲柄脚蹬副的主要结构件之内曲柄和外曲柄可对等调节长度。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陈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双人骑自行车整体图;
图2为曲柄脚蹬副组配结构图。
图中:〔1〕左车把、〔2〕左鞍座、〔3〕右车把、〔4〕鞍座支管、〔5〕右鞍座、〔6〕轮盘、〔7〕曲柄脚蹬副、〔8〕前叉、〔9〕车前管、〔10〕右车把支管、〔11〕车把连杆、〔12〕左车把支管、〔13〕内曲柄、〔14〕右脚蹬、〔15〕外曲柄、〔16〕左脚蹬、〔17〕中轴棍。
这种自行车包括有同于普通自行车车身长之车架、前轮、后轮与前叉〔8〕、左车把〔1〕、左鞍座〔2〕和右车把〔3〕、右鞍座〔5〕及双曲柄脚蹬副〔7〕等部件,其技术构思独特之处是:左车把〔1〕与右车把〔3〕同左鞍座〔2〕与右鞍座〔5〕采取分别对应设置于车架两侧的上方,且同向排设;车架的车前管〔9〕之两侧又分别向外接出左车把支管〔12〕和右车把支管〔10〕,用以插接左车把〔1〕及右车把〔3〕左车把〔1〕及右车把〔3〕二者居一,即为或左或右通过车把连杆〔11〕同前叉〔8〕联接成一体,用以控制行驶方向;双曲柄脚蹬副是分别由两组以内曲柄〔13〕及外曲柄〔15〕同左脚蹬〔16〕及右脚蹬〔14〕相组配并以内曲柄〔15〕相接于中轴棍〔17〕上连同轮盘〔6〕构成一体为车驱动之主体件。
这种车的左鞍座〔2〕及右鞍座〔5〕均可通过鞍座支管〔4〕调节变更其高度,以及同车架之横向间距。这一调节功能是将鞍座立管及鞍座支管〔4〕分别制成套管配之锁紧栓,或者附设喉箍得以实现的。
这种车的双曲柄脚蹬副〔7〕之结构件的内曲柄〔13〕和外曲柄〔15〕能对等调节长度,即是说均采用活动套管及外管设有紧固螺钉之结构来实现。
这种车还可以将二者居一的即非控制行驶方向的左车把〔1〕或右车把〔3〕所在之同侧的外曲柄及左脚蹬〔16〕或右脚蹬〔14〕折贴车架,以方更单人骑行。
本实用新型之双人骑自行车,当两人骑乘时,分居车架两侧,同步蹬踏双曲柄脚蹬副〔7〕转动轮盘〔6〕通过链条等传动件带动后轮驱车行驶,其中一人控制行车方向。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异之处:骑车之二人分居车架两侧,视野广、无被同车人遮挡之弊端。单车把操纵行驶方向,安全可靠,制动灵活;车身长度等同普通自行车,回转半径小;鞍座高度及双曲柄长度可调节变更,适应不同身材的骑乘者;鞍座同车架之横向间距可调,有助于不同体重之两人骑行时,重心落在车身轴线上,有益行驶平稳。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自行车三厂,未经天津自行车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