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导式多功能太阳能传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11347.2 | 申请日: | 199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2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升平;章雨声;张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升平 |
| 主分类号: | F24J2/30 | 分类号: | F24J2/30 |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继昌 |
| 地址: | 26411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导式 多功能 太阳能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能收集传送装置。太阳能的热量,通过油水两种不同的导热介质的特性,使水产生蒸气,催动双导泵输送至需要热能的地方的一种装置。
太阳能的能量主要是热能。各种各样的太阳能装置已经问世,并且被普遍应用。而利用导热介质将热能传送的装置,最普遍的为太阳能热水器,由一个吸收热量的容器,用水做为吸收热量的载体,由水管将热水输送至需要热能的地方。该方法,由于导热介质吸收的热量有限,较运距离的传送中热量损失大。并且是靠水的自身落差流动,或是靠其他动力推动而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热量传送装置,热量来自太阳能,本身导热介质的传送动力也来自太阳能,并且传递的能量大,热量多,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太阳光由一个伞式集光器,集来阳光焦予光热转换器上,加热导热油,导热油为一般的废机油再加高导热材料,温度可达700℃以上。加热后的导热油,由双导泵,泵入蓄能罐,该罐是双层的,夹层的内腔抽成真空结构类似一个大的钢保温瓶。保温与蓄热油。高温导热油的管道经过密封的水箱,管道在水箱内可以是弯曲盘旋,也可以是膨大为一个较大的园柱式的容器,达到最大限度的加热水箱内的水使其汽化。蒸气经管道催动双导泵的齿轮转动,带动同一支轴上的齿轮泵泵油的齿轮转动,导热油由此齿轮泵泵入光热转换器,经由蓄能罐送至高温应用区,制成该装置油介质的循环。经过齿轮的蒸气推动齿轮转动,又可从泵的排出管道输送至应用低温供暖区。放热后回收的热水由高压水泵打入密封水箱内,形成该装置水介质的循环。光热转换器上的进油管与出油管,由于光热转换器是随集光器跟太阳转动的,两支油管依靠弯管接头的螺纹处旋转可自由转动。双导泵的转轴两端可伸出泵体,以此为动力可装太阳能集光器,跟踪太阳的装置跟踪仪的减速器,可装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动机。以做为太阳能启动时的动力。
双导泵实质上是一个水蒸汽催动的蒸汽轮机与一个输油齿轮泵的组合体。一个由中间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的密封腔的壳体,两个密封腔都有各自的出口和进口,两个腔内装的是同一支主轴,在主轴上每个腔都装有一个齿轮。由蒸汽催动的齿轮为主动,带动同轴上的另一个齿轮转动泵油。在双导泵蒸汽齿轮腔的入口管道口,装有一个气缸、活塞装置的气压自控装置,气缸是和进气管道相通的。在活塞杆上装有一个压缩弹簧,弹簧的压力与所要保持的双导泵汽轮泵内的最大气压相等,当气压超过弹簧的压力时活塞被顶开,上升漏出气缸壁上的分流口,蒸气溢出,蒸汽压力下降,活塞在弹簧作用下下压堵住气缸壁上的分流口,双导泵正常工作。
光热转换器为一个双层真空的容器,靠集光器的一面装的耐高温的石英玻璃,为阳光能透过。光热转换器内腔也是真空的。导热油管进入光热转换器仪膨大为外表为波形曲面的容器,体积基本上充满光热转换器的内腔。这是为了减慢油的流动速度,使其在转换器内停留时间加长,吸收热量,波形曲面外表面增加受光面积,为更好的吸热曲面外表面涂以高导热涂料。光热转换器夹层和内腔真空才能耐高温而不氧化。
联通光热转换器的进油管及出油管,在随集光器自由转动,转动是靠弯管接头的螺纹处转动完成的。弯管接头双层夹层真空,在外层螺纹处开有椭园孔,与夹层相通,两弯管接头由双层夹层真空园螺母联接,园螺母的内层螺纹处开有椭园孔与园螺母夹层接通,两处的椭园孔装配后相通,这样,园螺母的夹层内腔与弯管接头双层夹层内腔相通,园螺母和弯管接头螺纹联接处可自由旋转,并涂以密封油,以保管道密封。
当该太阳能传送装置初动时,在双导泵伸出轴上装的直流电动机驱动双导泵,以保持导热油的循环。由光热转换器加热。当导热油加热至一定的温度,水箱的水经加热开始汽化,有蒸汽催动双导泵的齿轮时,就可以利用太阳能自身的热量。直流电动机处可换上直流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以便下次启动时再用。经启动运转后蓄能罐中充满了热油,而蓄能罐可将高温导热油保温,其保持的温度能直接用于加热密封水箱的水使其汽化。只要将汽压自控装置的分流口堵住,该传送装置能自己启动。此时达到发明目的。
图示为双层式多功能太阳能传送装置的实施例。
图1、双导式多功能太阳能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双导泵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双导泵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光热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5、弯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弯管接头D-D处剖面。
图面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升平,未经李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