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导器及磁导电气机械无效
| 申请号: | 91109807.0 | 申请日: | 1991-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8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信;张喜宇;张吉海;张智伟;李廷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喜信;张喜宇;张吉海;张智伟;李廷梁 |
| 主分类号: | H02K1/06 | 分类号: | H02K1/06;H02K7/00;G01R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导器 导电 机械 | ||
本发明提出电气机械中的一种磁性元件,特别是关于有流体介质间隙磁路中的间隙元件进而使用这种磁性元件构成磁导电气机械。
在现有的文献和实物中没找到有关磁导器的信息;而现有的电气机械都急于要节能和节约材料,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间隙磁路偶件。以提高间隙的导磁性能,设计出高性能的电气机械。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由二相对放置的二个磁性的磁极,二个极的相对面上有齿和槽,齿分别侵入对面极的槽中,互不相碰,保持间隙,当把极置入有磁势磁路间隙中,由于齿和槽所形成的间隙面积大于无齿无槽的二平面所围成的间隙面积,因而通过有齿槽的二极面的磁通过必然大于无齿无槽的平面极的磁通,也就达到了同等条件下提高磁通值的目的。
本发明可以是磁性被垂直于齿槽走向的非磁性极条所间隔,因为当磁导器作为有槽分布绕组电气机械磁路间隙偶件时,为了减小槽口被磁导器所磁封闭,必须使槽口部的磁导器为非磁性物质的以保证实现提高主磁通的任务。
本发明还可以是磁导器的二个极之间用轴承支持,由于磁导器极间要保持径向和轴向间隙,这样就达到了提高二相对运动极磁通量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磁导电气机械是在由定子、转子(动子),端盖和轴承所组成的,电气机械中的定子表面加磁导器的一个极,在转子(动子)的表面加磁导器的另一极,可以用磁导器代替磁冠和槽楔的空间,这样可以在不增大电气机械尺寸的情况下,不增加气隙磁通密度的条件下,用磁导器来增大主磁通,这就是增大了电机功率和各项电气机械性能指标,又由于磁导器和轴承的组件具有精确的轴向和径向定位功能,避免了现行电机中用叠铆的冲片为定位基准,而引起形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定子只起激磁磁场的作用,不起机械支持作用,从而改变了电机结构和装配方法,综上述电气机械,达到了构成节能、节约材料、高精度磁导电机的目的。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磁导器的一个极和另一极相对放置,其相对极面上有齿槽,齿相互侵入对面的槽中,齿宽为0.5公厘以下,槽宽要比齿宽大在两个间隙值,齿数是由极的尺寸而定,齿和槽的形状可以任意,按工艺的方便而定,用轴承保持径向和轴向间隙,把磁导器按装到电机气隙的位置上,由于齿槽是拆线或曲线大于平面直线长度,所以齿槽所形成的气隙也是拆线式线的,因而在同一气隙磁密之下,主磁通值大为增大,增大的值由具体设计而定,主磁能增大就使电机功率和各项电气机械性能大为提高,且由于去掉了齿冠和槽楔,能使电机的外形尺寸不变,节约了材料,改进电机结构,改进了装配方法。
从结构上看,由于磁导器二极之间用轴承定位,可以在相同气隙值,提高径向和轴向精度,而且不以铆合冲片为定位基准,去掉了端盖的支撑作用,形成了磁导电机。
从工艺角度上来看,磁导器标准化后,虽然磁导器齿为0.5公厘以下,但齿高也只有1公厘以下,不论是用冷加工还中轧制都适合于批量生产,便于使用,便于维修。
综上所述,磁导电机在电气机械性能、工艺节能节材上都优于现有的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磁导器原理图,平面磁导器。
附图2:附图1的上视图。
附图3:平面柱齿磁导器。
附图4:附图3的C-C剖面图。
附图5:双园套筒轴向条形齿磁导器。
附图6:附图5的D-D剖面图。
附图7:园盘同心园齿磁导器。
附图8:附图7的E-E剖面图。
附图9:双园筒切向环形齿磁导器。
附图10:附图9的F-F剖面图。
附图11:双园筒方柱齿磁导器。
附图12:附图11的H-H剖面图。
附图13:具有磁导器的平面直线电机。
附图14:具有磁导器的平面直线步进电机一相示意图。
附图15:具有磁导器的园形直线电机。
附图16:具有园盘同心园齿的磁导器的平面旋转电机。
附图17:具有双园柱套筒切向环齿磁导器的旋转电机。
附图18:具有磁导器的旋转步进电机。
附图19:附图18K-K剖面图。
附图20具有磁导器的四相开关磁阻电机。
实施方案1:平面条形齿磁导器,见附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喜信;张喜宇;张吉海;张智伟;李廷梁,未经张喜信;张喜宇;张吉海;张智伟;李廷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天然增效精华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现场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