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肥厂含氨废水及含氨循环水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1106712.4 | 申请日: | 199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30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陶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地区氮肥厂 |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9/00 |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平,夏宗福 |
| 地址: | 41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肥 厂含氨 废水 循环 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氨废水作循环系统补充水的工艺。主要适应于氮肥生产企业含氮废水及含氨循环水的处理。
氮肥生产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以前在氮肥生产中,忽视环境污染与水的充分利用,而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二是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水泄漏至冷却水中加剧设备管道结垢、腐蚀和长菌藻,轻则减产,重则停产检修处理。目前氮肥厂废氨水回收氨和废氨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用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处理氨氮废水。
这种方法是采用ZC-1氨氮废水净化剂,根据其对NH+4-N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能达到氨氮废水暂行排放标准。以食盐水作再生处理,可反复使用,含NH+4-N的食盐水。用吹脱法解吸氨,再用稀硫酸吸收氨,得到(NH4)2SO4可作肥料。其问题是投资大,处理麻烦,且不适应生产中流量变化大的废氨水处理。
2、AO法处理含氨氮废水新工艺。
在供氧条件下依靠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氧化为NO-3,然后再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将NO-3还原为N2,使其最终返回大气中,其存在的问题是投资多,技术高,难度大,不适合生产厂家用。
3、治理小氮肥厂的稀氨水新法
采用稀氨水逐级增浓回收方法回收氨。把全厂多点加入软水回收氨,洗涤氨的流程改为一点加入软水,即在碳化清洗段(塔)加入软水,稀氨水再送到精炼、等压回收逐级增浓,使稀氨水提高浓度后供制肥料用。此法为化工部推广方法,并于1989年12月在四川简阳举办了学习班,这是氨回收工艺中的优化工艺之一。但废氨水仍然不可避免地还有排放。
4、工艺废稀氨水制碳化母液。
此法是在蒸氨塔内采用蒸汽处理稀氨水,然后再制成碳化母液。其问题是投资大,蒸汽消耗高,一般的氮肥厂不可能把这么多的能源耗在回收废氨水方面,所以难以推广应用。
另外,还有气提法、稀氨水制冷等方法。但由于这些办法虽然能从理论上、试验室、小规模生产现场及极个别的厂基本解决了废氨水的处理问题,可由于在大规模的生产厂都存在能耗高、投资大等一系列问题,而没能普遍推广应用。
废氨水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1、含氨废水的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使环境恶化。在小氮肥生产中,由于设备泄漏和工艺操作上的问题,冷却水中都不可避免地含有氨,尤其是碳化系统冷却水中含氨是经常的事。碳化工段清洗段(塔)的工艺稀氨水虽然专家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回收氨,但仍然还有不同程度的稀氨水排放。氨在氧气存在下,易氧化成亚硝铵,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而且使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增高,使水富营养化。所以按环境保护的排放标准:NH3-N排放为25~40mg/L,COD为150mg/L。所以含氨废水是不能直接排放的。而目前低浓度的含氨废水中的氨回收价值太小,因此,现在氮肥生产企业都为了保证生产,将含氨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水体而不得不交纳超标排污费。
2、冷却水中含氨加剧设备管道的结垢、腐蚀和长菌藻。
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的物质,而二氧化碳很难溶于水,在水中的离解度很小。因此,使冷却水中下列方程式:
的平衡向右移动,加剧水垢的形成。
氨溶于或氨水进入冷却水中很容易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铵盐,如下列反应式:
由于铵盐的形成大量消耗了水中的CO2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地区氮肥厂,未经益阳地区氮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分式橡胶车胎
- 下一篇:高磷脂豆沙酱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