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针刺进针器无效
| 申请号: | 91105422.7 | 申请日: | 199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三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8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针刺 进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针刺治疗时使用的多功能针刺进针器。它适用于体针、耳针、皮内针等针刺治疗时的进针,以及三棱针、皮肤针治疗时的点刺、散刺、挑刺、叩刺、叩打。
现有的中医针刺治疗时的进针方法,是采用以右手持针、运用指力将针尖快速透入皮肤,以手代替器械的操作方法。例如:《简明中医词典》“针刺时操持针具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无名指抵住针身下端,可用捻转或插入法进针。(2)用右手拇、食两指捏住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少许,一般用于夹持进针。(3)用右手拇食两指挟持针柄、中指抵住穴位表皮,使针沿中指挠侧缘刺入”。《针久学·毫针刺法》“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左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刺炙学》“管针进针法,其操作方法是为了减少进针时疼痛,可用特制的针管(不锈钢管、塑料管等)代替押手,选平顶毫针,装入针管中,将针尖所在部位的一端置于腧穴上,上端露出针柄1厘米左右,然后快速将针拍入腧穴内,再将针管抽去”。《简明耳针学·耳针疗法的基本操作》“用左手拇指、食指把针刺的耳穴两侧的皮肤捏起,或将耳穴部位暴露出来,用右手紧持止血钳,摄住皮内针或蝌蚪针的针柄,进行快速横刺透穴埋针……。用右手持耳针对所选耳穴直刺、斜刺或横刺”。截止目前,从现有的中医针刺治疗文献中和发明申请和发明公告中,还没有中医针刺治疗时使用器械进针的报道和发明公告。现有中医针刺进针技术效率低,准确性、安全性差,进针时疼痛较重,容易导致失误,影响针刺技术的发展,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现有中医针刺治疗时以手代械的进针操作方法,为中医针刺治疗时提供一种多功能针刺进针器。它不受传统刺手、押手之限制,不论针刺的角度如何,不论进针的位置如何,不论技术熟练程度如何,都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平稳地将针刺进皮肤腧穴或耳穴内,减少失误,减轻疼痛,调节针刺的深浅,控制针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这一进针过程。多功能针刺进针器,外观采用笔形结构原理设计的。由储针管、针管、控制槽、控制开关、锥形管,特制平头针炙毫针,及相配套的管式三棱针、皮肤针组成。内部结构采用射击原理设计的,由撞针、撞针杆、园柱形压缩弹簧、开关杆组成。针刺治疗时,手持多功能针刺进针器,将针炙毫针装入锥形管进出口内,拉动控制开关钮,将控制开关置于不同距离的控制槽内,然后将多功能针刺进针器下端的锥形管进出口、置于相应的腧穴或耳穴上,再用手拇指拨动控制开关钮,针炙毫针就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平稳。将针射进腧穴内或耳穴内,然后轻轻退出多功能针刺进针器,就可以施行各种行针手法。多功能针刺进针器的进针角度在180°范围内可以任意选择,进针的深浅可以相应调节。使用三棱针治疗时,去掉锥形管换上管式三棱针,就能进行点刺,散刺和挑刺。使用皮肤针治疗时,去掉锥形管,换上管式伸缩皮肤针,就能进行叩打、叩刺治疗。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灵活,进针快速准确,安全平稳、减轻疼痛,提高效率,减少失误,临床应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三,未经王庆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