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1102837.4 | 申请日: | 199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法;陈袁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7/38 | 分类号: | C04B7/38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华 |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水泥 熟料 游离 氧化钙 方法 | ||
一种降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具体地讲,是一种利用水泥熟料作促进剂来降低煅烧过程中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降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通常采用:原料和生料的均化,提高煅烧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应用矿化剂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一方面使工艺过程更加复杂,且需要较大的设备投资和成本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水泥熟料烧成主要是在固相状态的非均相反应,因此化学成份难以达到充分的均匀,故游离氧化钙很难完全吸收。
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检索结果,还未见到利用熟料作促进剂来降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这一方面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使煅烧水泥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水泥熟料的质量。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是:将磨细的水泥熟料粉按0.5-2%的比例配入待烧的水泥生料中,经粉磨、均化、成球(或压饼)后,送入干法回转窑和立窑中煅烧,其煅烧条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煅烧条件相同。利用熟料微晶粒在液相中起晶种的作用,一方面增加和阿利特(3CaO·SiO2以下简称C3S)的晶核数量,同时,也促进C3S晶核在过饱和溶液中形成和尽快长大,在有限的烧成时间里,加速C3S晶核的结晶完善和游离氧化钙的吸收,从而达到提高水泥熟料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适应性广泛,效果明显,对于硅酸盐系列水泥均可适用,对现有设备和原料无特殊要求,且不论是高温煅烧还是掺复合矿化剂的中、低温煅烧均可在相应条件下,显著降低游离氧化钙的含量,使游离氧化钙的含量达到相应常规方法的50%以下。
实施例:
本发明采用:化学试剂配制成的生料(用H表示),工业原料配制成的生料(用G表示),工厂实际生产中掺入复合矿化剂的生料(用K表示)。在这些生料中加入与之相应的熟料粉进行对比实验。经粉磨、均化、成球(或压饼)后,送入窑内进行煅烧、在1350℃-1450℃的烧成温度下保温四十分钟,待冷却后测定烧成熟料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其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业大学,未经武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