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回力掣无效
| 申请号: | 90226717.5 | 申请日: | 1990-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兵 |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琦 |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回力掣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回力掣。
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掣仅仅能使自行车减速掣动,而在减速掣动过程中自行车惯性所具有的动能以摩擦的形式白白浪费掉了,使得在重新起动时骑车者需费较大的力、消耗较多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将减速掣动过程中的动能储存起来,再用于重新起动或加速,达到省力的自行车回力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图1和图2所示,自行车回力掣包括有铁盒(1)、涡卷弹簧(2)、转轴(3)、大齿轮(4)、小齿轮(5、6)、2根转轴(7)、2个刹车胶轮(8)、连杆(9)、转轴(10)、2根刹车臂(11)、刹车拉杆(12)、2个铰支轴(13)、换向软轴(14)、复位弹簧(15)和复位弹簧(16),铁盒(1)安装在自行车上并作为自行车回力掣的基座,铁盒(1)内设有涡卷弹簧(2)、大齿轮(4)和小齿轮(5、6),涡卷弹簧(2)的外端装在铁盒(1)的弹簧座上,中心端装在转轴(3)的弹簧卡钩上,大齿轮(4)通过其轴孔装在转轴(3)上,转轴(3)上、下端分别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面对应的轴座支承,小齿轮(5、6)分别通过其轴孔装在各自对应的转轴(7)上、小齿轮(6)的内部结构为飞轮结构、使得小齿轮(6)在刹车掣动时不随刹车胶轮(8)转动,仅能在重新起动时由小齿轮(6)带动通过转轴(7)与其连接的刹车胶轮(8)转动,在刹车掣动状态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重新起动状态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小齿轮(5)则脱开大齿轮(4),2根转轴(7)分别穿过铁盒(1)下板壁上对应的滑槽、其下端分别装有对应的刹车胶轮(8)、中部位于铁盒(1)下分别与对应的刹车臂(11)的下部铰接、上端分别通过连杆(9)两端的铰接孔与连杆(9)铰接,转轴(7)可绕其轴线转动,连杆(9)的中部与转轴(10)铰接,转轴(10)上、下端由铁盒(1)上、下板壁内侧对应的轴座固定,连杆(9)靠小齿轮(5)一侧设有换向软轴(14),换向软轴(14)的轴套与铁盒(1)侧壁外侧面相抵接、轴芯穿过铁盒(1)侧壁并通过轴芯端的铰接头与连杆(9)铰接,在该段轴芯上套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抵紧连杆(9)、另一端抵紧铁盒(1)侧壁内侧面,使得在掣动时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而小齿轮(6)脱开大齿轮(4),在掣动后重新起动时,通过换向软轴(14),使小齿轮(6)与大齿轮(4)啮合,而小齿轮(5)则同时脱开大齿轮(4),2根刹车臂(11)与刹车拉杆(12)铰接、刹车臂(11)的铰支轴(13)处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一端卡入铁盒(1)侧壁,另一端卡在刹车臂(11)上,以保证正常骑行时使2个刹车胶轮(8)能与自行车钢圈分离。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回力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回力掣的装车使用示意图;
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回力掣的刹车掣动状态的静态结构,图中有铁盒(1)、涡卷弹簧(2)、转轴(3)、大齿轮(4)、小齿轮(5、6)、2根转轴(7)、2个刹车胶轮(8)、连杆(9)、转轴(10)、2根刹车臂(11)、刹车拉杆(12)、2个铰支轴(13)、换向软轴(14)、复位弹簧(15)和复位弹簧(16)。
图3中,(1)是自行车回力掣的铁盒,装在自行车前叉上,内有自行车回力掣相应的内部构件,(8)是刹车胶轮,(11)是刹车臂,(12)是刹车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①正常骑行时,2个刹车胶轮(8)由于刹车臂(11)上的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脱开自行车钢圈,同时由于刹车臂(11)的牵引使小齿轮(5、6)脱开大齿轮(4)。
②刹车时,捏紧刹车手柄,使2个刹车胶轮(8)从两边各自向内夹紧自行车钢圈,在刹车的同时随自行车钢圈转动。此时由于复位弹簧(15)对连杆(9)的作用,使小齿轮(6)离开大齿轮,小齿轮(5)则被压向大齿轮(4)与大齿轮(4)啮合,在与其一齐连接在一根转轴(7)的刹车胶轮(8)的驱动下旋转而驱动大齿轮(4)旋转,将涡卷弹簧(2)旋紧,使动能转变为势能贮存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兵,未经洪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6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