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频分波式节能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90223410.2 | 申请日: | 199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福辉 |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频分波式 节能 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是由两只二极管把工频交流的正负分开,在两只共用一衔动铁的电磁铁中工作,使衔动铁连同活塞按交流电频率往复运动进吸气与排气的压缩机。
目前,各类压缩机都是用电动机作动力的,有曲轴式、滑管式、滑片式、滚动转子式,由于电机本身轴承损耗,旋转加速度的损耗,按单相50Hz二极电机,转速应是3000转/分,而现有如日本东芝E44,101压缩机最高转速只能2900转/分,其100转是损耗掉的,加上传动过程中损耗,如曲轴传动,轴封、轴承的摩擦损耗,滑管式的滑块与滑管之间摩擦损耗,它们都是在高速下工作的摩擦损耗相当大,旋转式压缩机也同样,从而给压缩机造成寿命不长损耗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压缩机,它不仅能按交流电频率每分钟3000转工作,而且能省去电机、轴承及传动机构过程中的摩擦损耗,由电磁力直接带动衔动铁活塞,达到摩擦小寿命长,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真空内壳中两只电磁铁轴向连接,连接处为共用回磁环,且共用一衔动铁,活塞按接在衔动铁两端,两静铁缸体在两电磁铁两端,静铁内圆为缸体,两活塞分别在其内工作,两线窗在衔动铁外并留有一定空间,以不摩擦为准,两工作线圈绕在线框中,线圈外园分别是圆型永磁回磁套,两回磁套同一极性与共用回磁环相连接,另一极分别与两静铁连接,机体固定套,在回磁套外,两端分别固定在两静铁外边圆,固定套与真空内壳由吊簧连接,缸头、气阀组件,用螺丝分别固定在两静铁两端,缸头与真空内壳之间分别有减振弹簧,真空外壳在真空内壳外,中间按有橡胶园环,真空外壳内两端与内壳外两端用减振弹簧减振,内壳与外壳分别有接线柱,接线盒按装在外壳接线柱处,两只二极管,其中一只正极与另一只负极连接,并与电源线的其中一根相连接,两只二极管另一极分别与两只线圈其中一端连接,两只线圈另一端连接一起与另一根电源线相接,构成分波回路,衔动铁用电解铁或用硅铝纯铁制成园柱形,衔动外园到内心开有轴向蓬口,而绕线窗与共用回磁环用耐氟塑料注为一体,共用回磁环用软磁材料制成,内壳与外壳中间抽真空,以隔燥音,铜管用于进气排气接出管;通电工作时,当正波通过其中正向二极管及对应相连接的其中一只线圈组成回路工作时,产生电磁力使衔动铁向对应工作静铁运动,而另一只二极管因反向而不能导通所以另一只线圈不工作,负波时则反向二极导通,而对应线圈工作,正向二极管不能导通,随着交流电的正负波变化,衔动铁应线圈交换工作,而按交流电频率往复运动,带动活塞达到吸气压缩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压缩机省去电机,且没有轴承及传动机构摩擦损耗,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摩损小寿命长,从而耗能量大大减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工频分波式节能压缩机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共用衔动铁;2、排气管;3排气孔;4、垫片;5、排气阀片;6缸头固定螺丝;7、吸气阀片;8、吸气孔;9、阀板;10、左活塞;11、左静铁缸体;12接线孔;13、左线圈;14、左永磁回磁套;15、机体固定套;16、绕线框缸体;17、共用回磁环;18、真空外壳;19、接线盒;20、接线柱;21、橡胶园环;22、右永磁回磁套;23、右线圈;24进气管;25、右静铁缸体;26、右活塞;27、减振弹簧;28、减振弹簧;29、右排气口接出管;30、外壳;31、真空层;32、真空内壳;33、排气引出管;34、底座;35、两排气口连接管;36、润滑油进油孔;37、吊簧;38、真空抽气管;39、正向二极管;40、负向二极管。
在图1所示实例中,衔动铁(1)在线框缸体(6)内园腔内与两活塞(10)(26)连为一体,两活塞(10)(26)以一定的间隙分别工作在两静铁(11)(25)内缸体中回磁环(17)在两线框缸体(6)中间,并注为一体,其内园直径与线框相同,永磁回磁套(14)(22)分别在两只线圈(13)(23)外,其两同一极性端相向连接共用回磁环(17),另一极性分别相同与静铁(11)(25)相连接,机体固定套(15)套在回磁(14)(22)及共用回磁环的外园,并封冒在两静铁(11)(25)外园两端部,机体套(15)与真空内壳(32)用吊簧(37)定位减振,并有两减振弹簧(27)减振,真空内壳(32)与外壳(30)有定位橡胶环(21)减振弹簧(28)进气连接管(24)接线柱(20)等,接线盒(19)按在外壳接线柱(20)处,底座(34)焊在外壳(30)底部,线圈(13)(23)线头分别由引线孔(12)引出,接线使其线圈(13)(23)工作时磁力线方向对应分别与回磁套(14)(22)永磁磁力线相同;工作时,如回磁套(14)(22)N极与回磁环(17)相接,那么线圈(13)正向导通工作,线圈(23)反向不能导通而不能工作,线圈(13)通电产生的磁力其磁力线方向与回磁套(14)相同,即衔动铁(1)左活塞(10)端为N极,右端为S极,静铁(11)里端为S极,静铁(25)里端由永磁套(22)传磁得S极,这样一来衔动铁(1)左端与静铁(11)里端导性相吸的力加上为衔动铁(1)右端与静铁(25)同性相斥的力使衔动铁(1)连同活塞向左运动工作,接下负波在线圈(23)中工作,而左线圈(13)由于二极管(39)正向不导通,线圈(23)产生的电磁力其磁力线方向与永磁回磁套(22)方向相同,衔动铁(1)右端感应为N极,左端为S极,两静铁(11)(25)里端极性不变,衔动铁(1)右端与静铁(25)里端导性相吸的力,加上衔动铁左端与静铁(11)里端同性相斥的力,使衔动铁向右运动工作,如此正负波变化衔动铁也随着往复工作,并工作频率同于工频交流电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福辉,未经徐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3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