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旋翼式发动机进气增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23000.X | 申请日: | 1990-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升 |
| 主分类号: | F02D23/00 | 分类号: | F02D23/00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云霞 |
| 地址: | 15006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旋翼式 发动机 增压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的进气增压装置,同步旋翼式发动机进气增压器。
目前已有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为普通的空气滤清器这种空气滤清器只是单一过滤空气用没有进气增压的功能,但是汽车在变速行驶中由于发动机转速提高同时要求进气装置相应比例扩大空气量,才能保证最佳运行状态。但是已有进气装置即空气滤清器没有这种功能,只是供给定量的空气,因此不能保证汽车在最佳状态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步旋翼式发动机进气增压器,在已有汽车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内增加一个进气增压机构,使汽车在不同转速下,供给不同量的空气,保证汽车在最佳状态运行,从而达到省油、高效、节能、消除空气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同步旋翼式发动机进气增压器是采用,在已有的汽车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内设一个进气增压系统,来实现进气增压的目的,使进气量虽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即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内容是,该同步旋翼式发动机进气增压器是由发动机油门拉杆1′、空气滤清器19组成,在发动机油门拉杆1′与空气滤清器19之间设有同步控制传动系统2′、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增压仑4′、空气过滤系统5′、传动系统6′。同步控制传动系统2′由同步拉杆1连接拉臂2与提升拉杆4连接,同步拉杆与发动机油门拉杆1′连接;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由转套6、旋翼16组成,转套6内有变矩顶梁13中心定位主轴14和转轮支架15;增压仑4′由增压桶17导流桶18组成,位于空气滤清器19和旋翼16、转套6的中间;空气过滤系统5′由过滤孔板7和空气滤清器19组成,过滤孔板置于空气滤清器19的上方;传动系统6′由电机22、电机皮代轮19、皮代轮3、传动皮代8、微动限位开关11组成;壳体20将发动机油门拉杆、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增压仑4、空气过滤系统5固定为一体;电机皮代轮19、皮代轮3、传动皮代8由安全防尘罩10密封;壳体20通过电机夹子21将电机定位;辅助支架23将该装置与发动机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该进气增压在已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基础上增设了同步控制传动系统,变矩增压伺服机构,增压仑等装置,使发动机的转速由低变高时,始终保持充分进气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最佳运行效果,使汽油充分燃烧,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达到节能、省油、消除污染的目的。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的优点,不改变原发动机的结构可直接装配使用,同时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各种发动机均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套、旋翼部份的结构示意图;
1、同步拉杆、2拉臂、3皮带轮、4拉杆、5转套机构、6异梁支架、7过滤风孔板、8传动皮代、9电机皮代轮、10安全防尘罩、11微动限位开关、12拉紧器、13变矩顶梁、14中心定位主轴15转轮支架、16旋翼、17增压桶、18导流桶、19空气滤清器、20壳体、21电机夹子、22电动机、23辅助支架、1′发动机油门拉杆、2′同步控制传动系统、3′变矩增压伺服机构、4′增压仑5′空气过滤系统、6′传动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如图所示,该进气增压器是在已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同步控制传动机构2′、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增压仑4′、空气过滤系统5′、传动系统6′。同步控制传动系统由同步拉杆1连接拉臂2与提升拉杆4连接,同步拉杆1与发动机油门拉杆连接;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由转套6、旋翼16组成,转套6内有变矩顶梁13中心定位主轴14和转轮支架15;增压仑4′由增压桶17、导流桶18组成,位于空气滤清器19和旋翼16、转套6的中间;空气过滤系统5′由过滤孔板7、空气滤清器19组成,过滤孔板7位于空气滤清器19的上方;传动系统6′由电机22、电机皮代轮9、皮代轮3、传动皮代8、微动限位开关11组成;壳体20将发动机油门拉杆1′、变矩增压伺服机构3′、增压仑4′、空气过滤系统5′固定为一体。电机皮代轮9、皮代轮3、传动皮代8由安全防尘罩10密封;壳体20通过电机夹子21将电机22定位;辅助支架23将本装置与发动机本体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升,未经李荣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3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式球形止回阀
- 下一篇:框式X线胶片洗(晾)片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