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盛香烟灰的水、旱两用烟斗无效
| 申请号: | 90216363.9 | 申请日: | 199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姚厚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厚余 |
| 主分类号: | A24F1/30 | 分类号: | A24F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9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香烟 两用 烟斗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香烟灰散落,污染衣服和生活环境,并可通过水滤除部分香烟有害物质,寒冷天气还可用于暖手的烟斗。
现有技术普遍是使用烟灰缸来盛装香烟灰,由于抽烟者不便把烟灰缸时时拿在手上,所以都没能彻底解决烟灰散落问题,抽烟者仍常受香烟熏眼之苦,桌面、地面以及抽烟者自己的和他人的衣服常被飘落的烟灰污染。
《香烟自行盛灰装置》(中国专利,专利号为:88207224.2)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抽烟者使用起来夹持困难,很不习惯,难于接受。且仍然仅靠香烟自身的过滤嘴对有害物质进行有限的消除,而不能通过水或增添过滤嘴对有害物质作进一步消除。另外对香烟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是对《香烟自行盛灰装置》的改进。其目的是要给抽烟者提供一种自行盛香烟灰的水、旱两用烟斗。它既能有效地防止烟灰到处散落,又能通过水和增添用过滤嘴材料制成的阻水塞对香烟进行过滤,进一步消除烟的有害物质,减轻香烟对抽烟者健康的损害。还能有效地利用烟火的热量,在寒冷的天气,抽烟者握于手中,可用于暖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径38MM左右,高45MM左右,腹腔盛有水的形似传统烟斗的盛灰器上面,装上一个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径相适应,高60MM左右,一端有一宽5MM左右向内翻卷的法兰边(或沟槽)的盛灰器上罩,构成一个高约90MM左右的容器,把整支香烟笼罩在内。在烟嘴孔道内装有过滤嘴材料制成的阻水塞,利用水烟袋的原理,抽烟时烟雾从水中通过,得到了消除香烟部分有害物质的目的。由于盛灰器上罩和盛灰器配合的公母榫口有15MM左右深度,靠其结合的深浅可以调节组合而成的容器高度,使各种不同长度的整支香烟都能被容器所笼罩,再加上盛灰器上罩一端有一个向内翻卷的法兰边(或沟槽)阻挡烟灰,从而保证了烟灰不会向外散落。烟灰产生的绝大部分热也必然辐射到容器壁上,所以握在手心,实现了暖手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1:是一种自行盛香烟灰的水、旱两用烟斗的正面图。
附图2:是一种自行盛香烟灰的水、旱两用烟斗的俯视图。
附图件号说明:
1表示过滤嘴香烟
2表示盛灰器上罩
3表示盛灰器
4表示烟嘴
5表示阻水塞
6表示防漏圈
7表示烟丝窝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烟斗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由一个盛灰器上罩(2)和安装在其下部的盛灰器(3),和盛灰器一侧套接的烟嘴(4)以及装在结合部位孔道内的阻水塞(5)、防漏圈(6)、为抽吸烟丝而配备的烟丝窝(7)所组成。
盛灰器上罩(2)可制成元筒形,外径38MM左右,长60MM左右,壁厚2MM左右。一端有一宽度5MM左右向内翻卷的法兰边(或沟槽),其作用是防止香烟灰向外散落;另一端制成长15MM左右公母榫口式样的插口(或罗丝口),和盛灰器(3)作深度可调节的配合。
盛灰器上罩(2)一侧制成一个挂钩,当烟斗不用时,将烟嘴(4)拨卸下来,放入其间,用挂钩挂牢衣袋,以便携带。
盛灰器上罩(2)也可制成腰鼓形、多棱柱形、球形、花朵形等多种形状,可与盛灰器(3)、烟嘴(4)组合成鱼、虾、猫、狗、鼠、虎、猴等多种动物形状。
盛灰器上罩(2)可制成整体式、多级承插式、多片组合式等多种形式。
盛灰器上罩(2)可用塑料、尼龙、纸、胶木、玻璃、陶瓷、金属材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
盛灰器(3)可制成茶杯形,高45MM左右,口面直径38MM左右,且有15MM左右深公母榫口式样的插口(或罗丝口),与盛灰器上罩(2)紧密插入配合(或罗旋配合)。
盛灰器(3)中央竖立一根内径8MM左右,高25MM左右,下端开有1~16个通孔的壁厚2MM左右的元管,其作用是供香烟紧密插入定位同心。通孔是烟雾被从烟的纸管吸出后,经过水的过滤进入烟嘴(4)孔道的通道。
盛灰器(3)中央的元管和四周连接封闭,形成可盛水的腹腔。元管下端的通孔和腹腔贯通。
盛灰器(3)外侧有一外径12MM左右,孔径8MM左右,长10MM左右的凸台(或内台),其孔必须靠近腹腔上壁而又不得穿破腹腔上壁。凸台的作用是塞入烟咀(4)的内台密配合,沟通盛灰器(3)腹腔和烟嘴(4)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厚余,未经姚厚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6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