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乒乓球直拍无效
| 申请号: | 90209394.0 | 申请日: | 199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6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丰 |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 直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具领域,是一种对现有乒乓球直拍夹柄结构的改进。
见图1、2、现有的乒乓球直拍拍柄由两个相同的锥形整体木块4组成夹柄固定在上,因其固定在直拍上不能移动,且柄与椭圆形拍的连接处为一斜坡状B,所以少年儿童运动员握拍时食指依靠力小,中指、无名指的依靠力也小,握拍时中指、无名指又往往偏右上方(指右手握拍者),因少儿的手指较短,虎口也较小,这样就影响了正手攻球、拉球、拉弧圈球和反手攻球及反手推挡的规范动作,影响了技术的提高。对专业运动员来说不能充分地使其握拍手的母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各指的灵活运用和各指力点的配合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改进上述问题的直拍式球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改直拍夹柄的整体结构为分体结构,且其中的部份固定在拍柄上并与拍柄构成一滑槽,余下部份为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2、为现有直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见附图3、4、本实施例中的夹柄结构为由扇形圆锥体木条1、3、及T型燕尾式滑块2组成,其中扇形圆锥体木条1、3分别固定在拍柄两边与拍柄平面构成燕尾式滑槽,T型燕尾滑块2与滑槽为过渡性配合。
实施例二:
见附图5、6,本实施例中的夹柄为由带燕尾槽的圆锥体木块5及与上述槽进行过渡性配合的T型燕尾式滑块2组成,其中圆锥体木块5固定在拍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正面可根据握拍者食指的长短及握拍深浅将拍柄正面2延伸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裁去2上端多余部份使之与拍柄上部相平,使食指第一关节或第一关节前部依靠并钩住2下端使之容易按住球拍;同样也能使母指第一关节或第一关节前部侧面依靠着2的一边对球拍的握紧与食指起着相应的作用。背面根据握拍者中指、无名指的长短及握拍深浅而将拍柄背面2向下延伸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裁去2上端多余部份使之与拍柄上部相平,使中指、无名指的侧面不但能更好地按住球拍而且又能钩着2的下端与母指、食指的配合增大了握拍力,使之有效地固定了正手攻球,拉球、拉弧圈球和反手攻球及反手推挡的规范动作的板型。本实用新型对专业运动员来说也能够充分地使运动员握拍手的母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各指的灵活运用和比较完善地发挥各指力点的配合作用。因为当正手攻球、拉球、拉弧圈球时母指第一关节用力按住球拍,食指第一关节或第二关节一起钩住正面夹柄2的下端同时减少对球拍的按力,中指、无名指用力按并钩住背面夹柄2的下端,使中指、无名指在钩住2的下端时与掌心产生一股向心力,由于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使球拍中,下部的击球点的力矩增大,所以增强了正手攻球,拉球、拉弧圈球的旋转和力量;反手攻球时,由于母指第一关节前部浮起(离开球拍),这时主要靠食指按并钩住正面夹柄2的下端与按并钩住背面夹柄2下端的中指、无名指的配合并借助中指、无名指钩住2下端时与掌心产生向心力而增大球拍中、下部力矩的优势,增强了反手攻球的力量;反手推挡与反手攻球时母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握拍及配合基本相同,由于这种相互配合,母指第一关节前部可浮起(离开球拍),无名指也可离开球拍,这样就更能使手腕借助食指和中指的力量来随意控制推挡时球拍的角度(板型),有效地挡回对方从不同角度(位置),攻击过来的不同旋转和力量的球,从而有效地加快了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对乒乓球运动爱好者在掌握乒乓球基本动作中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也可仅用在直拍夹柄的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丰,未经李金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真空螺旋保温聚火煤套
- 下一篇:眼镜式读书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