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工件固紧于机床工作台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104909.3 | 申请日: | 199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7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鲁道夫·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厄罗瓦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6/00 | 分类号: | B23Q16/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机床 工作台 装置 | ||
1、一种按照相对于机床工作台上基准点的精确定位关系将机床加工的工件紧固在机床工作台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地承接加工工件的工件承接装置,所述工作承接装置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配的定位孔,而所述定位销安置在机床工作台上并凸出于其表面,这样,所述工件承接装置上的第一组定位孔和第一组定位销配合在X和Y方向上确定出工件承装置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组定位孔和定位销,它们设在离所述第一组定位孔和第一组定位销远一些地方并相互配合,从而,要么只在X方向,要么只在Y方向确定工件承接装置的位置,所述每一组定位销由安装在基础件上的至少四个主要呈楔形的定位销组成,这些定位销沿一个圆周等距配置,因此两个相互对置的楔形定位销各自的顶边沿X方向排成列第一直线,而另外两个相互对置的楔形定位销各自的顶边沿Y方向排列成第二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组定位孔和定位销外,另外一组定位孔与定位销相互配合,仅在X方向确定所述工件承接装置的位置,同时还有第二组定位孔和第二组定位销,它们相互配合仅在Y方向上确定工件承装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销组包括带有四个楔形定位销的基础件,这些定位销沿一个小的第一圆周等距配置,还包括四个呈楔形的定位销,这四个楔形定位销的顶边沿X方向排列成第一直线,而另外相互对置的楔形定位销的顶边沿Y方向排列成第二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有所述定位销的基础件表面至少包括一个平坦光滑的预定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件上装有中心销定装置,用来销定系紧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销包括设在所述基础件表面附近并有较小斜度的第一侧面部,还包括设在定位销顶面附近比所述第一侧面部分更为倾斜的第二侧面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承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隔一段距离安置的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包括一个定位盘,第一个定位件的定位盘设有四个定位槽,四个定位槽的安置与第一基础件的定位销的设置相对应,而另一个定位件的定位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这二个定位槽设置在第一定位件与另一个定位件的中心连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承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架,定位件被安置在所述架的四个角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架的第一个角上有四个定位槽,另外在两上相邻角上的各有一个带两个定槽的定位件,与第一角相对的第四个角上有一个不带定位槽的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定位件的定位盘均通过四个隔离螺栓固定在工件承接装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件的定位盘仅有两个定位槽或没有定位槽而以连续孔代替之,当所述定位件装在所述的基础件上时,对应于基础件上的定位销穿过相应的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盘包括位于所述隔离螺栓周围的四个加厚部分,在两个加厚部分之中还有四个中心部分,所述的中心部分用一组弹性薄腹板与加厚部相连结,而且所述中心部分还包括所述的定位槽。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件和第三定位件的定位盘包括在两个相邻隔螺栓之间对置的两个加厚部分,以及两个加厚部分之间还有两个中心部分,所述的中心部分用一组弹性薄腹板连接到加厚部分上,并且所述中心部分还包括所述的定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分加厚部分稍薄一些,且相对于工件承接装置的加厚部的表面稍微后置了一些,这样,中心部分便可依靠弹性向工件承接装置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定位件的中心系紧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厄罗瓦公司,未经厄罗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9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