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榫槽联锁异形空心砌块及其砌筑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1513.X | 申请日: | 199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62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珉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珉颂 |
| 主分类号: | E04B2/18 | 分类号: | E04B2/18 |
| 代理公司: | 首都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淑敏 |
| 地址: | 5534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锁 异形 空心 砌块 及其 砌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建筑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和增强其整体性、牵延性的墙体建筑材料的生产及其应用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土建工程抗震(耐震)防裂设防技术措施。
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很大,破坏性地震爆发时由于建筑物遭受破坏倒塌引起的损失最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减轻大地震的灾害程度,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从设计烈度7度时开始设防,使建筑物在遭到相当于设计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仍可继续使用。当进行结构抗震强度力学验算时,规范规定:设计烈度7度,需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荷载,可在建筑物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验算。当设计烈度为8度、9度时,悬臂结构、长跨结构及烟囱等高柔构筑物,应验算竖向地震荷载的作用,并应按水平地震荷载与竖向地震荷载同时作用于结构上的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验算。并规定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考虑场地和地基对抗震设防有利的位置,选择有效的抗震结构方案和建筑体形,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联结牵延性,注意减轻建筑体的自重,提高施工质量等措施来进行设防。当前,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大多采用诸如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筒体)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结构方案,但工程造价高,很多工程仍需用砖混结构。多层砖房则增设层间圈梁和抗震构造柱的方法来实现抗震设防的。然而,这些结构方案及抗震设防措施,在工程造价方面都是偏高,消耗的建筑三材数量也大,也未能体现减轻建筑体的自重。国家建设部颁标准《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4-82)》(以下简称“规程82”)中所述小型砌块,是墙体建材改革成果,具有很多优点。但实践证明,沿水平通缝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对抗震防裂性能较差,规程中采用配筋填芯柱的构造措施来实施抗震防裂设防问题。“小异型空心砌块在房屋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86106736,申请日:86.10.21.)是在《规程82》的基础上通过扬弃,改革创新,推出一组能互相咬槎锁联的小异型空心砌块,大大提高了其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和其整体性及联结的牵延性,能够自成结构体系,满足了抗震防裂的要求,经抗震性能技术鉴定,在不加任何构造措施的情况下五层楼房即可抗御9度地震。当设计烈度提高或建筑层数增多时,仍可在砌体内配筋填洞。唯不足之处为在砌体中难以配置水平通长钢筋和需另配门窗过梁,砌块仅在长向进行锁扣:其短向仍有位移的可能等,故仍需继续完善与刷新,使效果更佳。美国专利US4475326(发明名称为“联锁建筑砌块”)公开一组互相联锁的建筑空心砌块,其主规格砌块两个端面的构形相同,每个端面上各有一对分别位于端面两条的角线上的竖向凸榫和竖向凹槽,一对凸榫和凹槽与另一凸榫和凹槽在端面上彼此分开并各靠近一侧壁,砌块的上下面构形相同,每个面的两端各有一个与竖向凸榫和竖向凹槽连体的竖向伸出的“h”形凸榫,上下面的中间有横向中肋部分,中肋部分上有一短形定位块。该组砌块由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制成。这组建筑空心砌块虽然能在长向和短向均可进行锁扣,但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具有四个面能互相联锁且在其砌体中能配置水平通长钢筋的砼异形空心建筑砌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珉颂,未经唐珉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1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撞脉冲主-被动锁模激光器
- 下一篇:亚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