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惯力摆动式播种施肥部件无效
| 申请号: | 89220137.1 | 申请日: | 198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7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15/00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瑛 |
| 地址: | 15004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播种 施肥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一种用于播种施肥作业的部件。
传统的人工播种、施肥方法是一个人使用普通的镐头刨坑,第二人在已刨好的坑内点肥、盖土,第三人再点种、复土、踩压。苗期追肥时,仍是一个人刨坑,一个人点施化肥、盖土。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费工、费力、效率低,而且播种、施肥的技术标准不易控制,肥效利用率低。近年来,国内研制了诸如“苏邮2F型旱田人力化肥深施器”、“爪式粉肥深施器”、“螺旋式粉肥深施器”,初步解决了一人完成刨坑、点肥两道工序,但机具重量较大,使用费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3FJ-1型击发式半自动施肥点播镐可用于点种和施肥,但是播种时对种子的适应性差,播种质量低,不能在播种同时施化肥。上述施肥点播器只适用于做人工工具,不能安装在机械化农具上满足农业作业需要,通用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既能用于人工操作,又能组装在机械化农具上使用的惯力摆动式播种施肥部件,当该部件做为半机械化人力工具使用时,由一人操作,能一次瞬间完成刨坑、侧深施化肥、同时点播种子,并使种子与化肥分开,自动复土作业,或单项播种,或单项施肥作业;当组装在机械化农具上时,可实现刨坑、侧深施化肥、点播种子等连续机械化作业,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简单、作业质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惯摆壳体的半圆头内侧安装着惯摆轴,在惯摆轴上套装着可以自由摆动的扇形惯摆锤,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惯摆轴上,予紧后,其另一端挑在惯摆锤的下侧,扭簧克服惯摆锤的重力,促使惯摆锤在静止状态下始终位于上死点位置,与惯摆壳体内侧上端贴紧,相对成一体,构成惯力摆动式机构;在惯摆锤的扇形面上加工有充填种子和化肥的窝眼,窝眼内安装着不同规格并可更换的窝块;为实现种、肥分开的侧深施肥的要求,惯摆壳体的输种、输肥通道设计成“日”字形,排种、排肥通道呈“”形,在排种、排肥通道内安装着控制播种施肥位置的调整板。
图1是惯力摆动式播种施肥部件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播种、施肥同时使用的惯摆壳体贮肥室、贮种室B-B剖面图;
图4是播种、施肥同时使用的惯摆壳体排肥、排种通道C-C剖面图;
图5是播种或施肥单项作业使用的惯摆壳体贮种室或贮肥室D-D剖面图;
图6是播种或施肥单项作业使用的惯摆壳体排种或排肥通道E-E剖面图;
图7、8、9是惯力摆动式播种施肥部件作业过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惯力摆动式播种施肥部件主要由惯摆壳体1、惯摆轴2、惯摆锤3、扭簧4组成。在上端呈半球形、下端呈鸭嘴形的惯摆壳体1的半圆头内侧中心设有一个与惯摆壳体1成一整体的惯摆轴2,在惯摆轴2上套装着可以自由摆动的扇形的惯摆锤3,扭簧4的一端固定在惯摆轴2上,予紧后,其另一端挑在惯摆锤3下侧,克服惯摆锤3的重力,使惯摆锤3在静止时始终处于上死点位置,与惯摆壳体1内侧上端贴紧,相对成一体,构成惯力摆动式机构。在惯摆锤3的扇形面上,沿着惯摆轴2的轴向方向加工着两个窝眼或一个窝眼5,在窝眼5内,通过紧固件6固定着适应不同种子尺寸要求的不同规格的可更换的窝块7,同时在窝块7内装有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垫块8。在惯摆壳体1下端“”形或“”形排种排肥通道内部,利用位置可调的销钉11安装固定着控制播种、施肥位置的调整板12。可上下移动的深浅调节板14用紧固螺钉13固定在惯摆壳体1上。在播种、施肥同时使用时,惯摆壳体1的半球形中下部设有互不相通的贮肥室9和贮种室10,惯摆壳体1的输肥输种通道制成“日”字形,其下端的排种通道制成“”形槽状;在单独用于播种或施肥作业时,其惯摆壳体1的半球形中下部位只设有贮种室10或贮肥室9,惯摆壳体1的输种或输肥通道制成“口”形,下端的排种或排肥通道制成“”形槽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