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减挡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6526.5 | 申请日: | 198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升 |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装置,确切地说是摩托车减挡变速器。
当前,国产摩托车“幸福”、“西湖”、“王冠”、“黄山”等250型占全国使用量的60%,这些摩托车在减挡变速时,都存在着需用脚背鞋面挑上起动变速杆(9)的缺点(见附图8),这样,每天上下班四次,遇到红灯和车辆拥挤时所需减挡变速至少需30多次,由于每次用鞋面挑上起动变速杆的磨擦,只要3个月,一双新牛皮鞋的鞋面就产生脱线或起毛;有时,还会减挡不到位,出现脱挡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摩托车减挡变速器配件,它与起动变速杆(9)配合使用,能有效地避免用脚背挑上变速杆的缺点,同时,它能自由转动(如图7所示箭头方向),因而,不影响摩托车起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减挡变速器,由踏板摇臂、摇臂支臂和固定环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踏板摇臂(2)的一端有脚踏板(1),另一端有摇臂孔(12),它的中间下部有摇臂支臂(4),如图2所示;固定环(5)的右上部有定位钩(7),右下部有定位卡(6),中部是环空(14),顶部有固定环孔(13),如图5所示;踏板摇臂(2)与固定环(5)由活动定位销(3)连接,但不能太紧,以能自由转动为宜。
踏板摇臂(2)和固定环(5)均用普通钢材制造,并镀铬抛光。
踏板摇臂(2)长80-120mm,宽8-12mm,厚4-7mm。
本变速器是与摩托车原有零件起动变速杆(9)配合使用,如图7所示,松起起动变速杆定位螺钉(15),卸下起动变速杆(9),把固定环空(14)与起动变速杆孔对准后,一起套在起动变速轴(11)上,再旋紧螺钉(15)即成,在行驶途中需要减挡,只需用脚跟踩下脚踏板(1)即可。本变速器不影响起动,摩托车起动时,要先用右脚将起动变速轴(11)向里推进,再把起动变速杆(9)朝上翻转120度,然后,右脚用劲踩下起动变速杆(9),由于本变速器能自由转动(如图7中箭头所示),它不会碰住脚踏,因而,起动时没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踏板摇臂和固定环由活动定位销连接而成;其次,操作方便,只要用脚跟轻踩本变速器的脚踏板,就可达到减挡变速效果;再次,安装方便,造型美观,实为摩托车减挡变速的理想配件。
附图1:减挡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踏板摇臂(2)正视图
附图3:踏板摇臂(2)俯视图
附图4:图2的A向视图
附图5:固定环(5)正视图
附图6:图5的B向视图
附图7:本实用新型与原有起动变速杆(9)装配图
附图8:摩托车原有减挡变速示意图
1-脚踏板,2-踏板摇臂,3-活动定位销,4-摇臂支臂,5-固定环,6-定位卡,7-定位钩,8-变速踏橡皮套,9-起动变速杆,10-起动变速杆尾,11-起动变速轴,12-摇臂孔,13-固定环孔,14-环空,15-螺钉。
实施例:
采用普通钢材,以公知技术加工成踏板摇臂(2)和固定环(5),并镀铬抛光,由活动定位销(3)连接,但不要太紧,以踏板摇臂(2)能自由转动为宜;踏板摇臂(2)长100mm,宽10mm,厚5mm;固定环(5)的环空(14)直径24mm,定位钩(7)宽9mm,定位卡(6)宽9mm,固定环(5)厚4mm,其它尺寸相配匹为宜;加工成后按图7所示与原有起动变速杆(9)配合使用,由于摇臂支臂(4)压在起动变速杆尾(10)上,定位卡(6)和定位钩(7)都卡住起动变速杆(9),所以,只要用脚跟轻踩脚踏板(1),起动变速杆(9)的一端就能向上翘起,达到变速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升,未经李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