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流入/出式静电除垢挖垢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3741.5 | 申请日: | 198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方 |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流入 静电 除垢 挖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除垢控垢器,特别是一种轴向流入/出式静电除垢控垢器。
目前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名称叫“静电除垢控垢器”。其工作原理是水分子在一定的静电场作用下,使偶极矩增大,将盐的正负离子层层包围起来,减少了盐离子与器壁的碰撞机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垢的形成。另外,由于偶极矩的增大,使水合能力增强,可将原器壁上的水垢逐渐溶解,达到了除垢的目的。如武汉市太山化工机械厂生产的“静电除垢控垢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其具体结构见图1,它由外壳套筒和芯棒组成“静电除垢控垢器”的主体,静电发生器位于外壳套筒的一头外侧,水的流入和流出方向与外壳套筒的轴线垂直。它可应用于水冷系统;热处理炉;热交换器;发酵罐等设备的除垢控垢,具有免除化学或机械清除水垢作业的麻烦,避免了环境污染。但它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其一,由于水的流入和流出方向与外壳套筒的轴线垂直,水通过静电除垢控垢器出去要经过四个90°的弯,导致系统阻力过大为5~10%;其二,由于静电发生器在主体套筒的一端外侧,如要升高电压,危险性就越大,从而限制了“静电除垢控垢器”的流量,(其最大流量为80t/h)。其三,外观不美,体积较大,且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阻力过大,流量受限制,不安全,不美观的缺陷,而提出一种轴向流入/出式静电除垢控垢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芯棒8和与芯棒同轴的外壳套筒9以及静电发生器7组成。其中,芯棒8与外壳套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芯棒上绕有线圈5,线圈5上包有绝缘层,静电发生器7位于芯棒8内,其正极与线圈5相联、负极与外壳套筒9相联,芯棒8的两头装有流线形的导流头3,在导流头3的表面与位于主体外壳9的两头的导向壳体1的内壁之间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根导向叶片2。本实用新型控垢除垢的原理同现有“静电除垢控垢器”的原理一样,待处理的水从本实用新型的一头轴向流入,经过导向叶片的作用,使水在本实用新型内绕芯棒作螺旋前进运动,处理之后的水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头沿轴向流出。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需对水进行除垢控垢的场合。它与现有的“静电除垢控垢器”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由于减少了管道弯头,使系统阻力大为减小,为0.2~0.5%。
2、由于其静电发生器位于芯棒内部,增加了安全性,可提高使用电压,从而增加了流量,并能根据不同的流量形成系列化产品。
3、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大为减小,外形更为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现有“静电除垢控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中,芯棒8是一根实芯金属棒体,在它的内部装有静电发生器7,芯棒8的表面绕有线圈5、绝缘层4和绝缘密封层6,外壳套筒9套在芯棒8上,且与芯棒8同轴,它们之间有一定间隙,在外壳套筒9的两头装有导向壳体1,在芯棒两头装有流线形的导流头3,在导流头3与导向壳体1之间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向叶片2,每个导向叶片2与芯棒8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35°,静电发生器7的正极与芯棒8相联,负极与外壳套筒相联,10是静电发生器的接线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方,未经张明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0轴喇叭机
- 下一篇:一种两轮摩托车包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