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爆型红外线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200527.0 | 申请日: | 1989-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鸭山矿务局岭西煤矿 |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 代理公司: | 煤炭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志刚 |
| 地址: | 黑龙江省双***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爆型 红外线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控制装置,适用于有爆炸危险的任何场所,特别是煤矿井下的任何区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矿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有许多新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生产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控制装置有光电式控制装置,电磁感应式控制装置,触点式控制装置,声控式控制装置等。上述控制装置都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自动控制问题,对提高煤矿生产自动化程度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上述各类控制装置应用到煤矿井下时,都因井下潮湿的环境,人为的损坏,弧光和架线等产生的杂波干扰,外界光源干扰,控制距离不能过长等种种原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很难在井下坚持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装置,它能够适用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防爆、抗干扰、灵敏可靠等性能和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由隔爆型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共同组成。隔爆型的发射部分是由红外线发射部分、供电部分和执行电路等全部组装在一个隔爆外壳内,用螺栓将带有信号发射窗的前盖板封好而成。隔爆外壳开有三个接线口,分别为电源进线咀,接头进线咀和控制线输出咀。三个接线口也是隔爆型,均为螺旋咀,并设有金属圈和橡皮圈,接好线后拧动螺旋咀可把线压紧。以上三个接线口与外部设施相连接,电源接线咀与交流电源相连,以供给整个控制器的电源。接头进线咀连接信号接收输入线,信号接收部分由一个信号接收头放大处理后,经电缆线输入给控制板。执行电路将指令通过控制线输出咀输出给受控设备,以完成受控设备自动控制之目的。隔爆型的接收部分是由信号接收部分组装在隔爆接收头内而成。本实用新型是应用如下工作原理完成的。它是由电源电路、信号发射回路、接收放大回路及控制执行回路几部分组成。其中电源部分,发射部分和控制执行部分装在一个隔爆腔内,接收部分则装在另一个隔爆接收头内。其电源使用井下127伏或220伏交流供电,经电源进线咀引入由变压器降压,分两组经整流稳压后供全部电路电流。其信号发射部分是由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调制信号,耦合给下一级经电流放大供给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经信号发射窗发出固定频率的调制光。信号接收部分是设在某一距离的隔爆接收头内的红外线光敏二极管收到红外线信号后,经运算放大器放大、调谐、检波后的信号,经传输电缆通过控制线输出咀输入给控制电路的光电耦合器,由光电耦合器耦合给集成逻辑元件,经整形、倒相、延时,最后由复合管进一步放大输出给执行元件,受控设备的控制线经控制线输出咀进入,视受控设备需要,接在执行继电器的常开或常闭点上,以达到自动控制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最新技术和集成电路,以代替繁琐的分离元件,制作简单,调试方便,工作稳定,造价低廉;
2.密闭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不受任何杂波和其他光源干扰。不择地点,安装隐蔽,不易被损坏;
3.灵敏度高,使用范围广,只须更换其附属控制设备就可实现多种控制,运用灵活。如控制矿井通风除尘,运输计数,安全报警,采煤满仓信号等保安和生产自动化系统;
4.体积小,安装维修方便,重量轻。整机重量仅2公斤左右。光源不需聚焦,发射和接收装置在120度散射角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5.控制距离远。控制距离可在十几米至几十米范围内任意调整。使用寿命长,发射和接收元件在数万小时以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爆接收头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鸭山矿务局岭西煤矿,未经双鸭山矿务局岭西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水位光纤远距离观察器
- 下一篇:抽屉撞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