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素固体复合肥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9104901.0 | 申请日: | 198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6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白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鸿斌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菊 |
| 地址: | 湖北省丹江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元素 固体 复合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素固体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属于化肥领域。
肥料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养份。复合肥是肥料的发展方向,它能弥补土壤长期使用所缺少的多种营养成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主要施用的是肥效低、成本高、有害杂质多的肥料。这无疑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严重缺陷,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三元素复合肥与一般复合肥相比具有肥效高、有害杂质少的优点,长期施用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及品质等优点。特别是三元素含量均等、总含量高的三元素复合肥的效果更为显著。目前国外三元素等量复合肥已有生产,其含量为各占15%,三元素总量为45%。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三元素含量均等、高含量的复合肥生产方法,主要靠进口方式获得这种高质量肥料。生产三元素含量均等、且含量高的复合肥的技术关键是微量元素的成份和比例,比例不当,三种元素无法达到含量均等,总含量也达不到。本发明针对国情经多年摸索,找到了生产三元素总含量达39%,氮、磷、钾含量各占13%的三元素复合肥。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氮、磷、钾含量均等、总含量较高的高质量肥料的生产方法,填补三元素固体复合肥的生产空白,造福于子孙万代。
本发明生产的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占13%,三元素总含量达39%。这种肥料的关键在于原料配比,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成份、比例直接控制了三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所以,微量元素的成份和比例是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本发明微量元素及比例是:按纯含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计算:
硫酸亚铁:0.07~0.09%
硫酸铜:0.02~0.03%
硫酸锰:0.05~0.07%
硫酸锌:0.01%
钼酸铵:0.01~0.02%
硼酸:0.05~0.06%
硫酸镁:0.06~0.08%
硫酸钙:0.04~0.05%
这几种元素也是土壤中不可缺乏的肥料,但含量高会造成对作物的毒害,甚至对人类的毒害。所以上述比例是相当科学的,否则三元素总含量达不到,三元素的比例也不合理,而且使用不当还有毒。上述微量元素外还可加0.03%的灰粉,增强了肥料的质量。
本发明的配方中主要成份含量是:生产100克复合肥
含量18%的磷矿粉:50克
含量40%的骨粉:10克
含量18%的铵水:40克
46%的尿素:12.6克
含量60%的钾盐:21.7克
磷矿粉是将磷矿石加入1%的石英砂经800℃~1200℃处理60分钟除去磷酸盐、磷酸钙等有害杂质,然后磨成矿粉。
钾盐采用电解方法除去钠离子。
处理后的主要成份和微量元素经混合甩干,再经颗粒机制成颗粒状。
本发明生产的复合肥,主要元素含量高且均衡,同时含多种营养成份和长效肥,无付作用,它适应红壤、盐碱土、沙漠等各种类型土壤和各种作物的使用。合理施用一般可增产10~25%,有的高达35%。该复合肥的投产将改变我国高质量复合肥主要靠进口的状况。该方法生产的三元素复合肥虽总含量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适合我国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现状,其配方是不同于外国的,微量元素成份及配比是独有的。它的发明将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用肥问题,其对土壤的作用考虑了长远效果,是造福于子孙万代的好事。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表给出:
三元素固体复合肥样的配方 数量1000K
原材料 含量(%) 数量(K) 备注
磷砂粉 18 500 经1200℃高温处理
60分钟
骨粉 40 100 烧化
铵水 18 400
尿素 46 126
钾盐 60 217 电解
硫酸亚铁 19-20 0.7-0.9
原材料 含量(%) 数量(K) 备注
硫酸铜 24-25 0.2-0.3
硫酸锰 26-28 0.5-0.7
硫酸锌 23 0.1
钼酸铵 50-54 0.1-0.2
硼酸 17 0.5-0.6
硫酸镁 47-62 0.6-0.8
硫酸钙 26-28 0.4-0.5
灰粉 0.3
合成后需甩干即成
勘误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鸿斌,未经白鸿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基础上的减震液包
- 下一篇:更新型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