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阻尼式止回阀无效
| 申请号: | 88213906.1 | 申请日: | 198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兼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兼程 |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上海市石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阻尼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阀,即带有闭合元件的切断装置,闭合元件至少有打开和闭合运动的分力垂直于闭合面,特别是涉及一种轴向阻尼式止回阀。
现有的止回阀几乎都是旋启式,经多次关启,阀瓣承受不住强大的撞击力,二个密封面就被打出凹槽,止回阀漏水而失去了止回作用。以泵房而论,当止回阀失效后,大量市政自来水通过水泵倒灌至水池,轻则水池溢水,重则顶坏球阀连杆,自动供水系统因此瘫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轴向阻尼式止回阀,阀门带有阻尼腔,阀塞轴向运动并旋转关闭,密封可靠,消除了管道中的水锤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向阻尼式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塞和密封件,阀塞圆柱面上分布有三个以上单向受力的斜体面,斜体呈斜角状,轴向运动的阀塞中心装有带阻尼片并从阻尼腔中间穿过的阻尼轴,内有套筒的阻尼腔体和套筒壁上开有阻尼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回阀可根据实际情况,如被控流体压力较低,或因偶然因素流体压力降低,而设计为立式和卧式二种。止回阀阀塞在关闭和开启时为轴向运动,阀塞有效受力面积大,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导向性好。阀塞圆柱面上单向受力的斜体面促使阀塞关闭时随水流产生旋转力而旋转。阀塞的运动速度由于被阻尼机构制约而受到控制,因而消除了密封件之间的撞击,保持了密封性。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立式止回阀的剖视图。
图2是上述立式止回阀的A-A剖视图。
图3是上述立式止回阀阀塞的主视图。
图4是上述立式止回阀阀塞的俯视图。
图5是一种卧式止回阀的剖视图。
参看图1,一种立式轴向阻尼式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塞和密封件,轴向运动的阀塞5中心装有带阻尼片10并从阻尼腔16中间穿过的阻尼轴9,内有套筒7的阻尼腔体6和套筒7壁上开有阻尼孔13。阻尼腔体6的上端装有密封盖8。
也就是说,阻尼轴9一端装有阀塞5,阻尼轴9另一头位于密封盖8中心圆孔中。密封盖8通过螺丝15同阻尼腔体6连接,阻尼腔体6内装有套筒7,套筒7内的空间是阻尼腔16。当维修保养时可打开密封盖8,清除阻尼腔16内的水垢。装在阻尼轴9上的阻尼片10可在阻尼腔16中上下运动。阻尼片10是一中间开有凹槽的圆片,一可避免在强阻尼时局部点压力过高,二可产生二端不同程度的强阻尼。
阀体1一侧通过螺丝14、带螺丝的定位销12同阀盖2连接,阀盖2上还开有可放入定位销11的圆孔,定位销11通过圆孔同阻尼腔体6连接,便于维修保养,保持原有的精度。
阀体1内装有密封件3,阀塞5上装有密封件4。阀体1内和阀塞5上的密封件均由金属材料或尼龙研磨加工制成。
图2所示的阻尼孔13是二端呈三角状的长孔。
按照图1,水泵供水时,水冲开阀塞5,阀塞升起呈打开状态。当水泵关机时,水泵端失压,在阀塞自重和市政自来水水流的作用下,阀塞以较慢的速度向下运动。阀塞5由于与其连接的阻尼轴9上阻尼片10的作用,在阀塞5的大部分行程中受到弱阻尼,只有在阀塞5行程即将结束的短距离内(大约2~4毫米)受到强阻尼。当阀塞进入弱阻尼段时,阀塞迅速下降,待进入强阻尼段时,下降速度减慢,并保持到完全关闭为止。由于阻尼孔13的二端呈三角状,可使变速梯度减缓,无跳跃状。当水泵开机时,阀塞运动方向则相反。
再看图3和图4,阀塞5圆柱面上分布有三个以上单向受力的斜体面17,斜体呈斜角状。图中示出八个单向受力的斜体面17。斜体面17在水流的冲击下使阀塞5旋转关闭。阀塞旋转的三个作用是:(1)克服阻尼轴与轴承之间的静摩擦,水泵一旦停机,阀塞就顺利地进入关闭状态。(2)使阀塞在关闭运动中更加平稳,改善密封面之间的吻合。(3)在二个密封面接合的一瞬间,由于阀塞的旋转惯性,密封面之间产生摩擦,因而不会沉积水垢,起到了清洁作用,保持了密封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图5示出一种卧式止回阀,当水泵供水时,水从箭头处流入阀内,阀塞5打开。当水泵关机时,阀塞5自落关闭。图中所示的止回阀阀塞2位于顶部,阀盖2通过螺丝同阀体1连接。阻尼腔体6的下部通过螺丝连接密封盖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兼程,未经张兼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