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腔气囊导管无效
| 申请号: | 88211372 | 申请日: | 198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13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向红 |
| 地址: |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用于非开胸式心脏、二尖瓣、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分离术的双腔气囊导管。
双腔气囊导管是通过将导管前端经皮穿刺插入股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到达狭窄的二尖瓣,然后膨胀气囊来实现狭窄分离术的。目前已有的气囊导管如图1、图2、图2′所示,导管头部的气囊由外囊1、织物网2、内囊3和腰带4组成,导管中部由软性外导管6、硬性外导管9、内导管7和排气管8组成。导管尾部连接有两个Y型管,Y型管10内引出内导管7,并装有密封管11,Y型管12内引出排气管8,并装有密封管13,内导管7的端头连接有针头14,紧固夹17装在密封管11上的b处,通过拧紧紧固螺钉16将内导管7固定,排气管8的端部设有一密闭塞15,Y型管12的a口与注射器连接。这种气囊导管结构比较复杂,枝叉多,操作麻烦,密封管11容易造成内导管7伸缩移动不灵活,实施排气和固定内导管的操作也比较麻烦,在膨胀气囊时会产生一定的内压,严重时会将密闭塞15冲脱而导致操作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气囊导管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改进型双腔气囊导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在保持原有气囊导管的密封,紧固及注入液体等功能的前提下,导管前半段基本保持不变,包括气囊、外导管接头、软性外导管、内导管、硬性外导管、Y型管、针头等,仅对导管的后半段进行了改进。用一套由螺母,垫圈和螺钉组成的紧固密封组件代替原双腔气囊导管中的排气管8、密封管11、密封管13、Y型管10和密闭塞15,以及紧固夹17、紧固螺钉16等部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具体的说明。
图1为已有的双腔气囊导管前半段的视图;
图2为已有的双腔气囊导管后半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已有的双腔气囊导管中紧固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半段的纵向剖视图。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双腔气囊导管的前端有一气囊,气囊由外囊1、织物网2、内囊3、腰带4组成,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导管7的远端和外导管接头5上,软性外导管6一端与外导管接头5连接,一端与硬性外导管9连接、Y型管12固定在硬性外导管9内,a口可与注射器连接,另一枝叉管内装有螺母18,螺母18内装有密封垫圈19,并与紧固螺钉20连接。内导管7可在软性外导管6和硬性外导管9内自由伸缩,端部连接有20#针头14。
用本实用新型实施瓣膜分离时,当导管前端到达预定位置后,用注射器通过Y型管12的a口将造影剂液体注入内、外导管之间和气囊内,将空气排出,通过拧紧紧固螺钉20,使密封垫圈19起到密封和固定内导管的双重作用,然后使气囊膨胀,分离狭窄的瓣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双腔气囊导管相比,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功能稳定可靠,再也不会因密闭塞冲脱而导致操作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医院,未经江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梁膜结构的半导体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组合式多功能康寿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