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射返回式飞机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88208898.X | 申请日: | 198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方继明;杨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继明 |
| 主分类号: | A63H27/00 | 分类号: | A63H27/00;A63H2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射 返回 飞机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由片状和杆状物件如塑料片、金属片等组件组装成的艺术品,更确切地说是属于弹射由塑料片折成的飞机玩具,便于盒装和袋装,且使用时容易架设。
许多艺术品由片状和杆状物件构成,既有以拆卸状态的又有以折叠组件的,都是为了有效地袋装和使用时易于架设,如美国专利4103-454号所述的玩具纸飞机,由片状纸折叠而成,易于折成片状袋装,使用时易于架设,而且能在空中作返回飞行,这是一种很好的玩具。但是这种玩具飞机的机身和机翼的组合结构不够牢靠,在作较强力飞行时,机翼在气动力的作用下易从机身中脱出;当机身作强力飞行时机身中部弧形面所受的压力加大引起中部弧形面向两侧张开,从而改变了机翼的弧形面,造成飞行性能改变,而且它是由纸作成的,易于损坏;第三这种飞机结构只能作垂直和水平返回飞行,难易作水平直线飞行,特别是强力弹射的快速直线飞行。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能弹射飞机的玩具,它是玩具飞机和玩具手枪的组合玩具。而且就飞机而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组装结构,能使机翼牢牢地固定在机身上,且经久耐用,飞机既能作垂直和水平的返回飞行又能作水平直线飞行,玩具飞机既能手抛飞行又能用弹射器弹射飞行,易于掌握、稳定可靠、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片状和杆状构成的组合式艺术品。如枪射飞机玩具,便于袋装和小盒包装,携带方便,且使用时易于架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枪射塑料飞机玩具,其中的飞机由塑料片折叠组合而成,易于袋装,使用时容易架设,而且牢固可靠,不需要其它加强件;弹射玩具手枪由片状和杆状物件组装成,便于袋装和小盒包装,且枪身材料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用其它硬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枪射塑料飞机玩具,其中飞机可以作垂直和水平返回飞行,又可作水平直线飞行,它兼有手抛飞行和弹射飞行的功能。当弹射飞行时,使用的弹射手枪有导向机构以确保飞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有改变弹射力的机构以改变飞机飞行速度。
本实用新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有机的组合体。第一部分是塑料玩具飞机,第二部分是弹射飞机的专用玩具手枪。既可分开又可合二为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一是组装成飞机前的各部件的平面视图。
图二是附加配重的侧视图。
图三是组装成的飞机加附加配重后的侧视图。
图四是手枪的侧视、透视图。
图五是本实用新型在待发射时的侧视图。
飞机(01)的机翼(10)为横向伸展的轻质薄硬片,以对称线(11)对称,前端有两个叉口(12),后端有两个叉口(14)与对称线(11)对称分布对对称线(11)两侧靠近前叉口的地方各有一个弧形孔(13)与对称线(11)也对称分布。机身(20)是纵向伸展的轻质薄硬片。沿纵线(63)折成对称的一对,中部成弧线(29),弧线(29)的后部有一对槽口(61),弧线(29)的前部有一对三角缺口(22),与三角形缺口(22)相邻处有一对扇形圆突头(21),在机身鼻部(62)与三角形缺口(22)之间的纵线(63)上有一个长方形切孔(64)。
把机翼(10)的前叉口(12)插入机身(20)的对应三角形缺口(22)中,向后弯曲使机身(20)的扇形圆突头(21)插入机翼(10)的对应弧形孔(13)中,再把机翼的后叉口(14)插入机身(20)的槽口(61)中,这样机翼(10)和机身(20)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拆卸时只要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把配重片(31)的挂勾(32)插入机身(20)的长方形切孔(64)中,再用透明胶布把机身的鼻部(62)和配重片(31)的前沿(33)粘在一起,这就作成了玩具飞机。
弹射玩具手枪(40)主要由枪身(41)、搬机(42)、弹簧钢丝(43)、U型拉杆(44)、弹性拉圈(45)、导向片(46)、L型压杆(51)、压片(47)和支架(48)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它们都是由片状物或杆状物构成,体积小、经压,便于装卸和运输。枪身(41)和异向片(46)也可一起注塑而成,两导向片(46)之间的夹角(49)大体和机身(20)的夹角(02)相等,U型拉杆(44)可以沿枪身(41)外侧前后移动,弹性拉圈(45)的一头固定在U型拉杆(44)的前端(50),另一端可套在搬手(42)的头部(52)上,当U形拉杆前后移动时,可改变弹射力,拉杆(44)的位置由压片(47)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继明,未经方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