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消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5033.8 | 申请日: | 1988-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宽;任文堂;翟同京;李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谷胜斌 |
| 地址: |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消声装置,特别是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消声装置。
国内外现有排气噪声消声器均采用扩张室结构,借助增加消声器容积,达到提高消声效果目的,这种结构在低频段消声效果不显著,并且在消声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这种结构所占空间大。例如星光130汽车及日本五十铃汽车等使用的排气消声器都是采用这种扩张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积较小、消声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低频段消声效果显著的排气消声器。
排气消声器由进气管、扩张室、共振腔、空管、排气管、中间隔板、前后盖、壳体等组成,如附图1所示。进气管1连接发动机排气管,使排出的气体进入扩张室(3),气体得到扩张后,经过空管(2)进入扩张室(2),使气流收缩以后再扩张,然后经过空管(1)进入扩张室(1),由扩张室(1)进入排气管11排入大气,气流经过几次扩张收缩过程能够消除一部分噪声。此外,扩张室(1)中的气体通过共振管12进入共振腔3的一端,共振腔的另一端为刚性壁面,根据共振消声原理,可以消除排气噪声的峰值噪声,有效消声频带可通过改变共振管和共振腔结构来调节,所需参数为排气噪声频谱及排气温度以及可能的容积限制,采用共振腔结构对消除低频噪声有显著效果。消声器外壳是一次卷焊成型的双层壳体,这样可以增加壳体的传递损失,减少消声器壳体辐射噪声和振动传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消声器可有效地提高插入损失,特别是在低频段,插入损失可提高10分贝(A)以上。将此排气消声器安装在BJ-130汽车上,使整车噪声值从87分贝(A)左右降低到84分贝(A)以下,首次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噪声指标,其功率损失低于4%,油耗变化不大。
附图说明:
附图1-排气消声器结构图
1-进气管,2-前盖,3-共振腔,4-中间隔板(1),5-扩张室(1),6-中间隔板(2),7-扩张室(2),8-中间隔板(3),9-扩张室(3),10-后盖,11-排气管,12-共振管,13-空管(1),14-空管(2),15-外壳。
附图2-附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3-附图1的C-C剖视图
附图4-附图1的D-D剖视图
实施例:
BJ-130汽车发动机排气量为2.3升,允许空间尺寸为φ170mm×750mm,排气温度为450℃。根据上述参数,设计的排气消声器的实际尺寸为φ150mm×700mm,外壳采用次卷焊成型的双层薄钢板,共振腔3的长度为65mm,共振管φ20mm×100mm。该消声器安装在BJ-130汽车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整车噪声首次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