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皮带的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03598 | 申请日: | 1988-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35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浩华 |
| 主分类号: | A47L13/24 | 分类号: | A47L13/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东明 |
| 地址: | 香港九龙青***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皮带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利用一个止滑扣体的弹性摆折向,和外张死点的持扣向,配合一个设于皮带内向面上的齿形拖板的对应齿向,可达到随意调整皮带束腰的长度而不损伤皮带的效果。
目前所使用的皮带固定装置,型式甚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棘齿止滑固定装置和皮带等距设孔插扣装置二种。如图1所示的即为棘齿止滑固定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固定于皮带头2的两个侧壁枢轴3a上的棘齿体1a,该棘齿体1a由一个扭力弹簧4a给予弹性张持力并和由皮带扣座5a的枢接臂延伸出的两卡持片7a配合作用,对其止挡,作为其张持方向的死点。当皮带6a插入皮带头2a的两侧壁之间时,反向于张持方向的运动不受阻碍,但棘齿体1a在固定位置时因顺着张持方向至上述的死点而卡住皮带,起到固定的作用。但皮带一般为皮革制品,其表面通常很光滑,经常受到棘齿体的卡位,就容易因摩擦而损伤其表面,影响外观。而且,在人体腹肌长时间胀缩运动的影响下,本身带有滑性的皮带容易在其固定状态时产生松动,降低了固定效果。
另一种等距设孔插扣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在皮带头2b上设有一个插扣体1b,配合该插扣体1b,在皮带的相应部份设置有数个等距的孔眼3b,通过孔眼和插扣体的相互插扣而起到固定的效果。但在皮带上设置孔眼影响美观,而且孔眼在人体腹肌长时间胀缩运动的影响下,会扭曲拉长变形而损坏皮带面,甚至会使插扣体1b与孔眼3b的扣合产生松动不稳。另外等距穿孔的皮带一般仅仅适于特定尺寸范围的使用者,对于一些特定尺寸范围以外的使用者,则无法适用,这样在使用上很容易造成太松或太紧的不舒服感。既使对于一些适合的使用者,在饭前饭后,也会因腰部尺寸的变化而需要调整皮带的长度,这对于等距设孔插扣式皮带而言,并不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紧固力强而又不会由于摩擦而损伤皮带表面的皮带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方便地随意调整皮带的长度以适应人体腰围的变化而不会产生象摩擦纹、孔眼变形之类的损坏皮带表面的现象。
下面对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常用的棘齿止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常用的等距设孔插扣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分解状态立体图;
图4为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组合状态剖视图;
图5至图7为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有皮带头1、皮带扣座2、止滑扣体3、紧扣板4、弹片5、皮带6、齿形拖板7和固定枢杆8等元件。皮带头1的后部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凸出的用于支撑皮带扣座2的枢接面,并在该面上设有枢轴孔10,皮带头1的前部两侧壁上则设有一个折接面11。皮带扣座2的前缘中心线部份设有一凹口20,凹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带有枢轴孔的枢接臂21,位于枢接臂21之后的是皮带扣座的夹带槽22,该夹带槽的底部呈开口状,在开口两侧的底部后缘处设有二个枢轴套管24。紧扣板4的前部板面开有一个方形孔40,其后部板面上则也设有一个枢轴套管41并有向下呈折角钩状的折面42,位于方形孔40后面的后部有一面向方形孔40倾斜的板面43。止滑扣体3有二个棘角30、31,其侧部则设有一枢轴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浩华,未经何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炉排反射炉
- 下一篇:动静平衡组合密封式钻井(孔)水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