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凉拖鞋无效
| 申请号: | 88202461.2 | 申请日: | 198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市枫溪塑胶厂 |
| 主分类号: | A43B3/10 | 分类号: | A43B3/10;A43B3/12 |
| 代理公司: | 汕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楠 |
| 地址: | 广东省潮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拖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鞋底和鞋帮分别制作成型后组装成整鞋形式的凉、拖鞋。特别适合作为一般穿用的塑料凉拖鞋。
目前普遍使用的组装式凉拖鞋如塑料凉拖鞋,就其鞋底和鞋帮组装方式来分,有使用胶粘剂粘紧的,这种方式易于发生因胶粘剂的老化或变性而脱胶的现象,这给制造上或使用方法上提出较高的要求;有采用多个金属铆钉紧固的,这种方式的金属铆钉易锈,鞋体造形欠美观,并且铆钉紧固处易于撕裂,最常见的是钉孔嵌合固紧的,这种方式即是鞋帮上有一些头大颈小的组装钉,鞋底上有一些上口小下口大通孔,组装方法是把组装钉的大头端往通孔上口挤压,然后由于钉和孔产生弹性变形使钉嵌合进孔内,所以这种方式制造简单,使用寿命较长,但由于该组装孔是直通鞋底顶下二面的通孔,钉孔嵌合处总留有缝隙,于是使用时鞋底接触的水以及小脏物便会由组装缝隙跑到鞋底顶面,引起人脚的不干净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钉孔嵌合的组装式凉拖鞋,其鞋底的底面是密闭的即没有可通往顶面的任何缝隙,穿用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组装式凉拖鞋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帮上的一个以上的头大颈小的组装钉嵌合在鞋底上的一个以上的对应形状的组装孔内,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孔是从鞋底顶面往里延伸而终止于鞋底中间、并是里边大而口部小的同该组装钉呈对应嵌合的形状,组装孔与鞋底之间、组装钉与鞋帮之间均为一次同时制作成型。
上述方案由于鞋底的组装孔是从鞋底顶面往里延伸而终止于鞋底中间,而不是现有方式的通往鞋底底面的通孔,所以鞋底底面上便没有可通往顶面的任何缝隙,使用时水以及小脏物便不会由鞋底底面跑到顶面,所以穿用起来干净卫生,其组装方法完全同常见的钉孔嵌合型凉拖鞋一样,是由钉孔相互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后实现嵌合的。
上述方案既可以是一种只有前帮的拖鞋,也可以是一种有前后帮的凉鞋;既可以是一种满帮凉拖鞋,也可以是一种全空凉拖鞋,既可以是一种泡抹塑料的凉拖鞋,也可以是一种其它材质的凉拖鞋。该组装钉和组装孔既可以是圆截面,也可以是其它的合适形状的截面,组装钉的头部和劲部的大小截面之间或组装孔的里边和口部的大小截面之间可为台阶状,也可以为其它的合适形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参照图1,本方案的组装式凉拖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鞋帮2上有多个头大颈小的组装钉3嵌合在鞋底1上的多个对应形状的组装孔4内,该组装孔4是从鞋底1顶面5往里延伸而终止于鞋底1中间,并且该组装孔4是里边6大而口部7小,于是同组装钉3呈对应嵌合形状。本方案以泡抹塑料为材料,组装孔4与鞋底1之间、组装钉3与鞋帮2之间均为一次同时塑料注射成型,本方案的组装钉3和组装孔4都为圆截面,并且大小截面之间为台阶状,这便于制造和组装,且使用上紧固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市枫溪塑胶厂,未经潮州市枫溪塑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