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二次风道的蜂窝煤炉瓦无效
| 申请号: | 88200709.2 | 申请日: | 198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能源动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4B13/00 | 分类号: | F24B13/00;F23L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德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风道 蜂窝煤 炉瓦 | ||
本发明属于蜂窝煤炉瓦。
传统的蜂窝煤炉瓦不具备二次风功能。现有性能较好的蜂窝煤炉都加装了二次风系统一用金属管或槽形铁板条等形式与炉壳体、炉面板或炉瓦组成,因而降低了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提高了上火速度和火口温度。但其工艺复杂,增加了零部件和加工成本,有些给安装和更换带来了麻烦,有些只能提供半热的或冷的二次风(高温热二次风效果更好),有些因二次风出口位置不太合理而影响了二次风的功效。
本发明是在炉瓦脱坯成型时,在炉瓦壁内沿炉瓦高度方向预制出二次风道。二次风道可以是孔形或环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通道。从炉门进入灰室的一部分一次风由炉瓦下端面或下端内侧壁或下端外侧壁或下部其它位置上的二次风进口进入瓦壁内的二次风道,被加热后再从炉瓦上端附近内侧壁或上部其它位置上的出口作为二次风补入炉膛。本发明的目的,是用炉瓦生产成本微小的增加换得集二次风系统与炉瓦为一体,解决了组装式二次风系统的上述问题,降低了炉子的整体造价,点火后很快就能提供高温热二次风,并且适用于任何一种蜂窝煤炉。
经对比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的炉瓦,在火口温度从550℃开始,经升温区、旺火区、降温区又降到550℃的大约两小时的过程中,一氧化碳的排放浓度比使用普通炉瓦(不带二次风)时的降低了28~81%,平均为49%。火口温度高于650℃后,从某一温度上升尔后下降到同一温度的时间间隔平均延长了16分钟。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二次风道的蜂窝煤炉瓦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
炉瓦脱坯时,在炉瓦壁(4)内沿炉瓦高度方向预制出二次风道(3)。如果炉栅配套,二次风进口可以直接设在炉瓦下端面(5),若炉栅不配套而堵死了下端面(5)上的进风口时,则只需在相应位置的下端内侧壁(7)或下端外侧壁(8)或下部其它位置上去掉一块瓦壁或打孔即可。二次风出口若设在上端面(2)附近的内侧壁(7)上,脱坯时,二次风道(3)可不穿透上端面(2),已穿透的则要重新堵死,以保证二次风全部从内侧壁(7)进入炉膛(6)。此外,二次风出口也可设在上端面(2)或上部其它位置上。对孔状二次风道,将其设在有通风筋(1)的位置上,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炉瓦壁(4)厚的条件下,保证炉瓦的原有强度。
该炉瓦的制造不需要特殊材料,现有经烧结或干燥后具有较好机械强度的原炉瓦所用材料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能源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能源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