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稻麦收割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205032 申请日: 1987-05-09
公开(公告)号: CN87205032U 公开(公告)日: 1988-02-03
发明(设计)人: 胡仰庸 申请(专利权)人: 胡仰庸
主分类号: A01D41/02 分类号: A01D41/02
代理公司: 成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宋建明
地址: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麦收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农用收割机械。

现有收割机首先在价格上为一般个体农户难以接受,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1.禾杆被粉碎;2.机器大,只能在大面积的土地上收割;小块土地上显得笨拙,以至于无法收割;3.抛撒量大;4.机体大而笨重,在潮湿的南方容易陷进泥里动弹不得;5.能耗高(每亩油耗约3~4公升)。而现有的割麦机只能割倒,不脱粒。工序增多,费时费工,造成不必要的抛撒和损失。脱粒机则只在固定的地方脱粒,还需人工将稻麦收起来集中于一处脱粒,在割麦与脱粒之间加进了不必要的大量的人工劳动,使其既费人工,抛撒又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备剪割和脱粒功能、适合个体农户使用、并能在小块土地上收割的稻麦两用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由剪割器、输送机构、脱粒机构、分选机构、输料机构、贮料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组成。输送机构由二根平行的同轴传动的输送带、浅齿刮板和后倾式前档板组成。浅齿刮板因定在输送带上,后倾前档板与垂直方向成30°~35°角,输送带传动轴的轴承分别固定在后倾前档板的两端,输送带紧贴后倾前档板板面运行,输送带皮带轮轴的下端头装上偏心轮套入剪割器滑动刀片的叉口内,使滑动刀片作往复运动,偏心轮的偏心轴距是齿刀两齿间距的倍程。由于剪割器和输送带作同轴传动,因此就免去了复杂的传动结合机构。采用后倾式前档板则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A.原割麦机的立式输送易发生倾倒和散乱因而常常堵塞和停车。B.脱粒机要求禾穗倾斜进入脱粒机,这样使剪割下来的稻麦不必改变方向而直接送入脱粒机。

脱粒机构由脱粒机、上输送带的延长部份和用弹簧紧压在上输送带延长部份上的禾杆卡组成。上输送带的延长部份充作脱粒机的输送带,减少了中间交接、传送的复杂机构。

为简化机构而采用的在同一条线上剪割、脱粒的这种收割机,其脱粒机不可能作得太长,否则将影响整个机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整个脱粒机的长度只有250mm左右,这样短的距离内要使在不同天气、品种、成熟程度的稻麦脱得干干净净,又不损坏禾杆,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A.脱粒机的齿弓紧贴脱粒机的内腔,间隙取12~14mm;B.在铁筛的两端装设正反两个方向的斩刀,将留在机内的禾渣斩碎,以利同稻麦粒一起漏过铁筛;C.采用孔径较大的铁筛孔径13~14mm;D.采用可变转速的脱粒轮。为适应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成熟程度,脱粒机的转速应在750~1000rpm之间变化。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前轮升降机构,以使剪割器离地高度可调,适应高矮不同的各种稻麦品种的收割。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适合平原及丘陵地区(缓坡和梯田)稻麦收割之用。

2.收割快,不损伤禾杆,抛撒极微,比起人工收割可提高工效50倍左右,可减少稻麦损失每亩40斤左右。在南方的夏收季节尤显其优越性,能及时收割,使水稻能及时栽插,不误农时,是保证水稻增产的重要条件;对秋季作物能及时腾出土地晾晒,有利于增产和增种第三季作物;在稻麦收割季节若遇阴雨天气。人工无法收割,此机却能正常作业,避免了稻麦因阴雨天气而造成的倒伏、生芽、霉烂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剪割器;2.输送带;3.禾杆卡;4.风机;5.脱粒机;6.斩刀;7.剪割、输送、脱粒、吸料动力输入轴皮带轮;8. 5PS风冷柴油机;9.前档板;10.料斗;11.行走传动皮带轮;12.方向盘;13.离心吸料机输料管;14.驾驶座;15.方向机构;16.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应作几项调整:升降机(16)调整到使剪割器(1)剪下的稻麦杆最高部分接近1米,但不能超过1米;行走速度0.85米/秒;脱粒机(5)和风机(4)按当天气候、收割作物的品种和成熟程度调到对应速度上。合上离合器,收割脱粒部分开始运转,再合上行走离合器,机器即前进作业。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轮的偏心轴距是齿刀两齿间的2倍,剪割器(1)的滑动刀片在偏心轮的带动下作往返运动,将禾杆剪断。由于机器行走的方向和重力的原因,稻麦杆自然倒向后倾式前档板(9)上。由于输送带(2)紧贴在前档板(9)面上向脱粒机(5)行进,因此,倒在前档板上的稻麦被送往脱粒机(5)进行脱粒。脱下的稻麦粒与禾渣一起经铁筛漏下,风机(4)以适当风力将渣壳吹出机外,干净的稻麦粒留在机内,离心吸料机将其吸入料管(13)扬进料斗(10)。脱粒后的稻麦杆沿卸杆钢条(图中未画出)滑落在地,均匀而有秩序地平铺在地上,整个收割过程即告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仰庸,未经胡仰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