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热交换器用钎焊材料及钎剂无效
| 申请号: | 87106949.0 | 申请日: | 198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04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唐仁辉;余强中;童康年;胡建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材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K35/28 | 分类号: | B23K35/28;B23K35/363 |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化民,李永联 |
| 地址: | 上海市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热交换 器用 钎焊 材料 | ||
本发明是关于铜或铜合金,特别是空气热交换器用的一种含铝的锌基合金钎料和钎剂。
空气热交换器散热管一般是用铜或铜合金制造的,传统上使用锡或铅-锡合金做钎料。由于锡资源国内外十分短缺,影响生产正常进行。EP-0169656Al公布了一种用于铜或铜合金,特别是散热器钎焊的含铝锌基合金钎料及与其共同使用的含ZnCl2和NH4Cl的钎剂,但其成份比较复杂,熔点较高,流动性不够,钎料成份中虽不含有Sn,但钎剂中却含有SnCl20.1-10%,SnCl2的价格比Sn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或铜合金,特别是空气热交换器的含铝的锌基合金钎料和钎剂,要求合金元素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熔点不高于400℃,钎焊工艺性好,焊缝强度高。
本发明空气热交换器用的一种含铝锌基合金钎料,由Zn、Al、Sn元素组成,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是Zn91-93%,Al3.5-5.5%,Sn3.5-4.5%。合金中,Zn、Sn元素对Cu的亲和力强,以提高焊缝强度,Al元素能降低合金熔点。Al元素含量控制在3.5-5.5%,接近共晶成分。Sn元素含量3.5-4.5%是合理的,既最大限度降低了Sn含量,同时又满足了钎焊工艺要求,保证有足够的焊缝强度。
本发明钎料的熔点是372℃,粘度小,活性强,表面张力小,所以工艺性好。合金成份中不含有毒元素Li、Pb等,不含贵重金属In、Ag等。空气热交换器螺旋绕片式散热管焊缝状态复杂,翅片与管子基本上是线状接触,要求钎焊强度高,钎料工艺性好,本发明钎料完全可以满足空气热交换器散热管钎焊的技术要求,焊缝强度20-27.16Kgf,导热系数0.227,与国内现用的几种钎料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表1数据说明,本发明钎料其熔点比纯锡熔点高140℃,比Pb-Sn合金钎料熔点高190℃,使用本发明钎料钎焊的散热管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工作,导热系数大,传热性能好,提高了空气热交换器整机的技术指标。
一般来说,钎剂与钎料是配套使用的,不同的钎料需要使用不同的钎剂。空气热交换器散热管浸镀之前,一般油污较多,这些油污和表面氧化物无法清除干净。与本发明钎料配套使用的钎剂由ZnCl2、NH4Cl和KCl的饱和水溶液组成。其重量百分比是:ZnCl255-65%,NH4Cl13-23%,KCl17-27%。其中,ZnCl2具有清除散热管表面油污及氧化膜、并抑制工件再次氧化的作用,改善钎料润湿性,NH4Cl能提高钎剂活性,KCl降低钎剂内聚力,增加流动性。本发明钎剂与含铝的锌基合金钎料搭配,具有最为合适的熔点、润湿性,在400℃左右钎焊能非常有效地实现。
本发明钎料及钎剂的制造方法。
钎料的熔炼工艺如下:
原材料:精锌锭含锌99.995%,特1号金属铝含铝99.7%,特1号金属锡含锡99.97%。
采用铁坩锅炉,煤气加热熔炼。将坩锅清理干净,烘热至100℃左右,将按本发明钎料配比称量好的炉料,依铝锭、锌锭顺序一次加入炉内,升温至680℃,全部熔化时,投入锡锭,充分搅拌,扒渣,加入精炼剂ZnCl2精炼,最后搅拌扒渣。降温至390-410℃即可进行钎焊。或者浇铸成锭,供用户使用。
钎剂制造工艺如下:
按本发明钎剂配方比例。采用工业纯级ZnCl2、NH4Cl、KCl放置于塑料桶内,加入自来水配制成饱和水溶液,此时溶液比重约为1.62左右。
实施例。按重量比为Al4.5%,Zn92%,Sn3.5%的成分配料,在铁坩锅炉中熔炼制成钎料,倒入钎焊槽内,在390-410℃之间保温,准备钎焊螺旋绕片式紫铜空气热交换器散热管。钎焊前,将绕有紫铜波纹片的紫铜散热管浸在ZnCl2溶液中约1-2分钟,随后甩干,再浸入按本发明钎剂配方比例配制的溶液中约1-2分钟,取出来甩掉过量的钎剂,使散热管保持潮湿状态。然后用工具夹牢散热管两端,浸入钎料中,在合金液体下面摆动三次,在2-4秒钟内取出,即获得高质量工件。工件焊缝强度接近用纯锡钎焊产品。用这种钎料、钎剂及钎焊工艺可以钎焊24寸至78寸各种规格长度的散热管。合格率达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