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后施式路面弯沉自动测量车无效
| 申请号: | 87102790 | 申请日: | 198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79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年;吴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沭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G01B5/28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淮阴服务部 | 代理人: | 颜永康 |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施式 路面 自动 测量 | ||
本发明是用于测量路面弯沉值的自动测量仪器。
多少年来,各国曾先后采用过各种试验方法来测定道路的弯沉值。目前,国外已生产与本发明类似的测量仪器有贝克曼梁弯沉测定仪和“拉克鲁瓦”弯沉记录仪等。其中贝克曼梁应用得最早,也比较广泛。但这种仪器是把测杆的头部预先放到汽车后轮间隙中越过轮中心向前200毫米左右的地方,汽车由静止加速向前开动后,测杆所拾取的地面回弹的高度差(弯沉值),因轮胎对地面压力是随汽车的加速度而变化,故所测弯沉值的准确性受此影响;而且,操作人员多(十人以上),劳动强度大,测量效率也较低,即使训练有素的测量组一天也只能进行50至80个测点。
法国道桥研究所的拉克鲁瓦等人研制的“拉克鲁瓦”弯沉记录仪(LOCROIX DEFLECTORGRAPH)为目前测定道路弯沉效率较高的设备。这种前置式弯沉仪是把测定梁(又叫基准梁)放在汽车底盘下面地面上工作的,由于汽车在运行时,前后轮胎对地面作用引起的起伏情况极为复杂,使基准梁的基准作用受到影响,必然增大测量误差。虽然,从其改进结构演变看,他们试图在基准梁下寻找几个着地点,用以抵消基准梁受到的影响,结果,也未能彻底解决。
国内也有几家曾研制过与本发明类似的后拖式自动弯沉仪,但由于他们在研制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应该遵循的力学原理,没有注意检测与转换技术中的可靠措施。因此,对记录的、打印的弯沉值,既不能从原理上论证它的数值可靠性,也没有可靠的技术手段来作保证,所以也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综合的技术原理,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用以解决前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测速快、精度高、准确可靠、理想适用的后拖式路面弯沉自动测量车。其测量速度可达2-5公里/小时,精确度可达2/100-4/100毫米。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测量车除了与其配套的卡车以外,其主要结构是由挂接转向机构、导向机构、基准梁、测量机构和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发明主要结构特点是:测量机构的前部有一段凹下部分能顺利伸过汽车后轮中心,测量机构的后部有一测杆支点固定于基准梁上,测量机构的尾部装有电磁夹,并通过它把测量机构与装在基准梁上的位移传感器相连。基准梁的运行方向靠其上的导向电磁铁和导向轮受导向机构的导轨控制,而导向机构又靠挂接转向机构与汽车底盘尾部大梁连接。在测量工作中,整个测量工作过程全由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其自动控制。在测量时,测量车如同加长的汽车底盘,与汽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运行时,测量车又变成了挂在汽车尾部的拖车,如再将其基准梁吊挂于导向机构的导轨框架上时,测量车就可象普通拖车一样运行自如。在停放时,当拆除测量车与汽车的连接后,测量车又能平衡地停放在地面上,并能转动自如。这种设计方案,无论在机组的连接、测量、运行和停放、转移时都很方便、适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其具体结构原理、性能特点、技术手段以及工作过程。
附图1是本发明总体配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3、附图4是本发明工作过程自动控制电路图。
图1、图2描述了后拖式路面弯沉自动测量车的总体结构,它主要由挂接转向机构〔1〕、导向机构〔2〕、基准梁〔3〕、测量机构〔4〕和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以下将分述其主要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技术手段。
挂接转向机构〔1〕的结构特点系为销轴式,它是一种能使导向机构〔2〕中的导轨框架〔5〕与汽车底盘大梁作刚性连接,又能变为转盘式连接的双功能机构。该机构底座〔6〕的一端靠夹板〔7〕装夹于汽车底盘大梁上,另一端靠圆柱形销轴〔8〕与其上面的横担〔9〕作活动连接;而横担〔9〕两端的挂接销外座〔10〕靠挂接销轴〔11〕再与导向机构〔2〕中的导轨框架〔5〕连接。当导轨框架〔5〕与汽车大梁作转盘式连接时,横担〔9〕在底座〔6〕上可转动30°。在测量时,靠两根圆锥形插销〔12〕把横担〔9〕与底座〔6〕销紧,使导向机构〔2〕的导轨框架〔5〕与汽车大梁作刚性连接,如同加长的汽车底盘。在运行时,再把两根圆锥形插销〔12〕取出,此时,导向机构〔2〕就象变成了挂在汽车尾部的拖车。如再将基准梁〔3〕通过其上的四根吊杆〔13〕吊挂于导向机构〔2〕的导轨框架〔5〕上时,则导向机构〔2〕就可象普通拖车一样运行自如。因此,这一技术手段就解决了测量车在测量和运行中的矛盾。另外,在测量车停放时,当拆除测量车与汽车的连接后,整个测量车就靠导轨框架〔5〕前端的两个活动支撑轮〔14〕和后端的两个尾轮〔15〕支撑在地面上,并能转动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沭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未经江苏省沭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